永发信息网

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形式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04:09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4-01 00:01
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形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01 00:20
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种,杂剧是戏剧,散曲是清唱曲。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了中国戏剧的成熟。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散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他们最初的萌芽都是从“词里蜕化出来的”)。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著名的元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
  杂剧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对白)和科范(动作和唱曲),专为舞台上演出。元杂剧的特点:一本四折;有曲、白、科;一人主唱;每折一个套曲;联套形式谨严。
  杂剧的形式主要反映了真实的元代社会生活的侧面。杂剧最基本的一点是有剧情,能演出。同一折内由同一个宫调的曲子组成,中间不变换宫调,一折内一韵到底,这是与小令、套数的相似之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锲子。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不能放在末尾。如:《窦娥冤》《陈州祟米》
  宫调中,五宫包括: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四调包括: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如:《高祖还乡》属[般涉调],[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曲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01 01:58
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这两个剧种的剧本虽然也都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但体制又有不同。杂剧风行于大江南北,它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而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 “旦本”。
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
杂剧和南戏的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剧本的唱词,则更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说,唱词往往就是诗,这一点,构成了我国戏剧文学的特色,也说明我国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之间互补共生的关系。至于杂剧和南戏的演员,既要善于说白、歌唱,也要掌握科(介)亦即舞蹈、武打乃至杂耍的技巧。因此,元代的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
杂剧和南戏在唱腔上有明显的区别。杂剧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包括宫廷、寺庙、民间音乐)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则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由于杂剧、南戏在音乐文化系统方面均由中原传统衍繁,彼此同源,易于沟通互补,它们的一些曲牌,名称相同,或者品味相同。至于杂剧和南戏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上是南北方言差异的表现。我国地域广袤,语言系统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例如在宋代甚至更早,北方语音中入声消失,而南方语音入声依然保留。戏曲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杂剧与南戏产生、流行于不同的方言区,加上区域生活习俗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王骥德说:“南北二曲,譬如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王世贞则谓:“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曲藻》)他们的判断,是符合元代戏曲发展的实际的。

参考资料:baidu搜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