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读与写的变迁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5:12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1-03 02: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5分) 读与写的变迁 周泽雄 ①有一种“智能狂拼”的输入法,特征是可以整句输入,据说句子越长,准确率越高。按我推测,这种输入法按我推测,这种输入法的准确率,是以语言的平庸化为基础的。那些怀揣着“语不惊人死不休”态度的老派型作者,在这种输入法面前必将步步涉险,错误百出。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历史可以虚拟,杜甫、苏轼、张岱等人用上了这种输入法,中国文学几将面临灭顶之灾。相反,那些除了现成滥调就啥也不会的家伙,使唤起它来却能尽享“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   ②令人不安的,当然不是一种输入法,而是其中透露出的平庸化倾向:以速度谋杀质量。 ③虽然一直有人赞颂那些天才的文字快枪手,所谓“洋洋万言,倚马可待”,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守一个道理:文学是比慢的艺术,艺术的经营容不得“狂拼”的蹄子来撒野。不扯远,近当代的世界文坛也是如此,那些写得最快的,一般也是通俗程度最高的作家,如侦探小说家、武侠小说家等。而类似乔伊斯、普鲁斯特这样的作者,写作永远是缓慢的。 ④古人写得慢,读得也慢;今人写得快,读得也快。举个世俗的例子,如果阁下花了钱去按摩房,你肯定不愿意对方用过于麻利的手法,三下五除二地把你打发。既然你是在享受生活,不管世道如何推崇速度,你都不想减少享受的时间。再以围棋为例,那些每手棋能够用半小时而不是一分钟来思考的人,棋力总是更高一些。难道我们可以嘲笑他们的效率低下?面对美妙的文学作品,读得快不是本事,读得慢才是能耐。⑤这是一个资讯时代,信息强权派生出一种风卷残云的阅读倾向,结果,越来越多的读者,竟至越来越习以为常地用对待信息的态度面对文学。这种态度的表象之一,就是一种“关键词”狂潮。依我理解,对文学作品来说,隐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观点,常常是一种更可取也更高明的手段。寻找观点,把骨肉丰满的文学作品浓缩为机械的“关键词”,其实是透露出一种对欣赏之道的不耐烦。我知道,对于志在寻找观众点的网友,他的阅读通常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为基本特色的。把书读薄,固然是一种能耐,把书读厚,何尝不是一种更高明的能耐? ⑥换个角度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这话天经地义,灌肠法是不可取的。同理,字要一个个地写,按说也顺理成章。但“智能狂拼”的设计者却告诉我们,字不必一个一个写,而不妨一句一句来。这当然无可厚非,对于技术进步,我得心存感恩才是。只是我们还应面对一个事实:写字速度的大幅提高,属于一桩计划外改良,该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文人的作业条件,但对作品的优秀,却完全没有提供承诺。我们也许没有想到,该技术也可能诱人下坠,让人误以为输入速度的提高,可以起到类似缝纫机的发明对裁缝行业所带来的迷人革新。缝纫机的作用原理是:你的脚踩得越快,那条裤线也就越笔直。但是,文学语言与裤线总不宜等量齐观吧?   ⑦阅读的最小单位,同样呈放大之势。古人读书,最小单位是一个个文字,今人读书,最小单位恐怕已有了大幅度提高。律师调看卷宗式的阅读法,是否正在文学读者面前大肆推广呢?当然,话得分两头说,如古人那样把阅读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单个文字的审美上,也会对阅读视野造成损害,不宜培养弘阔的文学气度;但眼下这种大而化之的鲸吞式阅读法,又绝非培养文学大气度的方便法门。弄得不好,还可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导致细微处不见了精神;宏大处亦如一只断线的纸鸢,虽高高在上,终不知魂归何处。 (选自2007年2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第⑤段“把书读薄,固然是一种能耐,把书读厚,何尝不是一种更高明的能耐?”中的“把书读薄”“把书读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20.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并分别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1)文学语言与裤线总不宜等量齐观吧?(2分) (2)弄得不好,还可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2分) 21.文章的标题是“读与写的变迁”,在作者来看,“读与写”有着怎样的变迁?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4分) 22.文中作者说:“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隐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观点,常常是一种更可取也更高明的手段。”请你举一熟悉的文学作品对这一观点加以印证。(不超过80字)(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03 03:18
19.(4分)“把书读薄”的意思是快速阅读,仅把握作品的概况和主旨。(或:以对待信息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筛选关键词和作者观点。)“把书读厚”的意思是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解读,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丰富内涵。(意思对即可)20.(4分)(1)含意是:文学作品创作速度并不能提高文学作品的质量。采用与缝纫对比的手法,鲜明通俗。(2分)(2)含意是:粗略而快速的阅读方式,有可能导致文学作品的丰富精妙之处与作品的主要信息两方面都没有把握的后果。运用比喻,形象生动。(2分)21.(4分)由过去的“慢”变为现在的“快”。(1分)作者意在批评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领域只注重速度,不顾质量的平庸化倾向,倡导精心创作,认真品读。(3分)22.(4分)示例:鲁迅小说《祝福》,文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的句子与段落,但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形象的刻画,让我们体会到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体现了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写出作品各得1分,分析准确得位得3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1-03 04:42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