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楼梦》寄托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2 12:21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5-11 16:48
试从书中列举、说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5-11 17:16
用宝黛的爱情悲剧反封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5-11 21:00
曹雪芹的攻击点,与其说是男人,不如说是皇权.巨大的疑惑伴随着作家的成长,他急于追问的,是若干年来的同一个问题:奔仕途的男人们怎么全都是面目可憎、没一个好东西? 家族败亡,看不出曹雪芹有内疚——这曹家嫡孙,未能担起家族的大梁。也许他的潜意识,还有几分幸灾乐祸。《红楼梦》悲金悼玉,不悼家族。家族的荣辱沉俘,与他何干?家族为姐妹们提供了园子,却以隐形手段向她们施压、施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作家对父亲这个最大的家族符号只有惧怕,没有尊重:贾宝玉打死也不愿意做父亲那样的人,过父亲那样的道貌岸然的日子。西方男性有弑父情结。中国的男孩儿可能有憎父情结。这原因倒不复杂:父亲通常代表社会向小孩子源源不断施加压力。清代的宗法社会严密,无论在官还是在民,都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男人吃不消,把压力转移给女人。大观园群芳争艳,脂粉香浓,呈现为封建统治的薄弱环节。但女孩儿大一日,压力就增大一分。雪压霜欺的背后,赫然露出男权大手。而男权嚣张,乃是统治格局使然。 有清史学者讲,满族人初入关,尚有八旗旗主共治的局面,到后来,渐渐落入皇权独尊的窠臼,皇子又多,派系林立,倾轧成常态。政治生态日趋恶化,贪官庸官层出不穷。 汉人高官,往往变形更甚。官场中人,个个是钻营忘恩的贾雨村,一张脸迭着几张脸;外表光鲜,人五人六的,内里脓血流淌,腐臭难闻。曹雪芹嗅觉灵敏,闻到臭味儿走开了,他可没兴趣写一本官场现形记、沿着“护官符”的线索揭它个底朝天。官员面目可憎,毫无美感可言。曹雪芹把视线挪向别处。正好比阮藉朝司马昭翻白眼,陶潜扔了官帽转身向丘山……曹雪芹不为几个奇女子,多半没有《红楼梦》。这座巍峨堂皇的艺术宫殿,芳菲园姹紫嫣红是基础。写女儿世界的清爽,反衬须眉男子的污浊。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5-11 20:36
如果不是不满,那就应该是歌功颂德了。红楼梦中有哪件事说封建社会好?
贾府衰亡、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 3楼网友:鱼忧
- 2021-05-11 20:27
没看到他让代表封建社会的四大家族都走向了衰败
- 4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5-11 18:56
直接原因就是清朝彻底毁了曹家
- 5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5-11 18:00
不能说《红楼梦》寄托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既有不满,也有留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