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音乐文件的MP3和WMA格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7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9 22:29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5-09 14:13
音乐文件的MP3和WMA格式有什么不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5-09 15:47
简单的说MP3格式的容量大些,WMA的小些;MP3所以的播放器都支持,WMA有的不支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duile
  • 2021-05-09 19:52
MP3和WMA都是音频格式,一般来说WMA的压缩比较高,音质方面损失很多,建议还是听MP3的比较好,要是有特别的音质要求,那就下些APE(无损音乐)来听,包你有前所未有的感受
  • 2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5-09 18:49
编码方式不同,文件大小也不一样,mp3的大一些
  • 3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5-09 17:47
wma后于mp3格式研发出来,所谓后来居上,也应了wma格式压缩率高,保质效果好的特点!
  • 4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5-09 16:59

MP3格式  MP3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简单的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MP3是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file,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非常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MP3格式缺点就是为了压缩而破坏了音乐的质量,不过似乎广大的听众不在乎这个(音乐发烧友可能例外),我们从他的普及速度和面就可以得出。   MP3音频格式   MP3(MPEG Audio LayerⅢ)音频格式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MPEG-1而开发的。在MPEG-1标准中,音频压缩标准按复杂性和压缩质量分为三个独立层次:   (1)MPEG Audio LayerⅠ,它最为简单,码流为每通道384kb/s,主要用于数字卡座(Digital Compact Cassette,DCC)。   (2)MPEG Audio Layer Ⅱ,它具有中等复杂度,码流为每通道192kb/s,主要用于数字音频广播、数字演播室和VCD等方面数字音频的制作、交流、存储和传送。   (3)MPEG Audio Layer Ⅲ,它最为复杂,是综合了MPEG Audio LayerⅡ和ASPEC优点的一种混合压缩技术,其音频质量最好,主要用于MP3音频压缩,码流为每通道64kb/s。MP3编码虽不适用于实时传送,但能在低编码速率下提供较高的音质,所以成为网上音乐的宠儿。   ·MP3压缩编码原理   在MPEG-1的音频压缩中,采样频率可为32kHz、44.1kHz和48kHz,可支持单声道(Monophonic)、双单声道 (DualMonophonic)、立体声模式(Stereo Mode)、联合立体声(JointStereo)等。常见的MP3大多采用联合立体声模式。   实验表明,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音频)是20Hz~20kHz,但人耳对整个音频频段声音的反应不是平直的,2~5kHz是人耳最灵敏的频段。依其特性将整个音频频段分成多个临界频带,因为人类听觉系统是依据频率来分辨声音能量的,任何频率的细小声音都会因掩蔽效应而被临界频带内音量较高的声音所覆盖。MP3对其不作量化处理,从而去掉那些人类听觉系统所无法察觉的声音,达到压缩的目的。可见,MP3是一种有损的音频压缩编码。   ·MP3压缩编码技术   MP3压缩编码使用了5种重要的技术:最小听觉门限判定(Minimal Audition Threshold)、掩蔽效应(Masking Effect)、位储存槽(Reservoir of Bytes)、联合立体声(JointStereo)和霍夫曼编码(Huffman Code)。   最小听觉门限判定是一种减少信息量的手段,可以将大部分记录信息集中在人耳最敏感的2~5kHz范围,其余频率则分配较少的容量记录。   掩蔽效应是一种心理声学模型,在听觉上表现为有一个音量或音色特别突出的声音出现时,其它细小的声音会变得难以被察觉,因而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声音细节都进行编码,而只需对容易引起注意的声音编码。   位储娌凼荕P3的流量属性,分为恒定比特率(CBR)和可变比特率(VBR)。CBR指文件每秒的信息流量固定不变,常见的MP3音频都是以CBR方式编码的,其优点是压缩速度快;缺点是由于每秒的信息流量相同,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VBR指文件每秒的信息流量可以变化,其优点是在信号复杂时用较多的容量记录,信号简单时用较少的容量记录以有效利用空间。通过位储存槽,将CBR编码的MP3音频,在波形简单时用较少的容量记录,把多余的空间用于记录复杂的波形,维持流量的大小,以达到近似于VBR编码的效果。而用VBR编码的MP3音频则不需要位储存槽。   联合立体声是一种立体声编码技术,主要分为强度立体声(Intensity Stereo, IS)和中侧立体声(Mid/Side Stereo, M/S)两种。IS在流量比较低时使用,利用人类听觉系统对高频信号相位分辨能力不强的特点,将音频信号中的低频分离出来合成单声道信息,其余的高频信息合成另一个单声道信息,并通过另外记录高频信号的位置信息来重建立体声效果。M/S常被用于左右声道大体相似的情况,先将左右声道相加(L+R)得到一个声道,再将左右声道相减(L-R)得到另一个声道,然后将这两个声道信息通过心理声学模型和滤波器处理。M/S与IS一样,是以损失部分相位信息为代价而获得较高音色记录信息的方法。一般地,在MP3音频编码中M/S和IS是交替使用的,视信息内容和流量而定。如果是更高流量如160kb/s以上的MP3 音频,则可以对立体声的两个声道独立编码,以保存相位信息。   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常见的无失真压缩方案。在脉冲编码调制信号(PCM)被分成多个临界频带并经过以上处理后,经过混合多相修饰离散余弦变换(MDCT),将波形转换为一连串的系数,最终经过霍夫曼编码再次实现压缩。

========

WMA格式   WMA格式   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力推的一种音频格式。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生成的文件大小只有相应MP3文件的一半。这对只装配32M的机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支持了WMA和RA格式,意味着32M的空间在无形中扩大了2倍。此外,WMA还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加入防止拷贝,或者加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是播放机器的限制,可有力地防止盗版。   最新的Codec为Windows Media Audio 10 professional。   最高可到24-bit/96khz, 5.1, 7.1 channel, “Unlimited number of channels”   5.1 surround sound audio above 384kbps, mostly equal to PCM files   Frequency interpolation mode
  • 5楼网友:玩世
  • 2021-05-09 16:34
格式不一样
  • 6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5-09 16:25
wma、mp3相比 根据Microsoft宣称,利用WMP7压缩的WMA格式在64Kbps的数据率时与128Kbps的MP3有着相同的音质,而利用WMP8压缩的 WMA格式只需48Kbps便可与128Kbps的MP3音质相当。事实上,WMA虽然技术先进但并没于如此功效,经比较发现: 1). 相同数据率下如128Kbps,WMA的音值的确稍胜一筹; 2). 在低数据率情况下,WMA的音质比MP3要高出很多。如64Kbps时,WMA基本与128Kbps相差无几,而MP3已有明显差别;在32Kbps时WMA依然可听,MP3已经绝对不可听了; 3). MP3的确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算法,在128Kbps时音质足够,如果用大于128Kbps的变码率压缩则音质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程度,但其数据率的下限是128Kbps,在低于这个数值时,效果大幅度下降; 总之,WMA主要改善了极低数据率下高频信号的回放,在大于128Kbps时与MP3相比并无优势,而且高频失真情况比较严重,但如果用于压缩英语听力等素材则是上上之选。 值的说明的是,128kbps的MP3要好于64kbps的WMA,更远远好于48Kbps的WMA。 主要是WMA的高音部分有金属声,失真较大。 没压缩的WMA格式是最好的,但网上下载的一般都是压缩了的,所以听起来没有MP3的效果好. 128Kbps以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很难听出明显差别来,WMA短小精干,占很大优势。但128以上,越大,MP3的音质明显好于WMA。可以自己下几个对比试听。 关于MP3和WMA孰优孰劣的争论也很多,它二者都是有损压缩编码格式,两种格式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理论上,WMA的优势在低Bitrate,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没有对手,Bitrate越小越有优势,支持流式播放,被广泛用于网络。如果你的硬盘空间紧张,但要求的音质却比较苛刻时,WMA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当WMA的Bitrate上升到128k时,几乎在同级别的所有有损编码格式中表现得最出色,MP3在128KBitrate时,会出现明显的高频丢失,而WMA不会。但似乎128k是WMA一个槛,当Bitrate再往上提升时,不会有太多的音质改变,MP3却不一样,在192K时,音质可以比WMA略好了,如果你的硬盘空间比较空裕,对音质有更高一点的要求,那就选择高码率(192K-320K之间)的mp3吧,不过选择编码器也比较关键。再高一点要求的话,要么用无损压缩APE或者干脆去买一张正版CD算了。总之,理论归理论,我认为只要不是什么金耳朵,自己觉得听什么爽,就听什么,自己喜欢就行。反正电脑也不是用来欣赏真正音乐的 MP3是利用音频压缩技术,将声音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可以保持较好的音质。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AudioLayer3 wma是微软在制订的音频压缩文件格式,比mp3标准晚,比mp3还小,比mp3音质还好 最大的不同是wma标准掌握在微软手里,而mp3是个开放的标准,没有版权麻烦,所以比wma流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