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4分)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秦人知农弃桑,衣源未开,利缺其半。况今生平日久,生齿益繁,仍守一耕,治生无增,岁计无加,诸凡之费,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9:30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3-09 07:15
(14分)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秦人知农弃桑,衣源未开,利缺其半。况今生平日久,生齿益繁,仍守一耕,治生无增,岁计无加,诸凡之费,皆取给于此,所以衣食两艰,丰凶并困。……(桑树)无论墙下路旁,垄畔田边,悉皆种植;既不侵地,又不妨农,旷土皆化为锦绣之资。
——清·杨岫《豳风广义》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朝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杨岫建议采取哪些措施?(6分)
战国时期已有思想家从人性的观察中引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法制主义的思路。……他们认为,仅仅希望凭借人性自觉来维持社会秩序,显然是缘木求鱼,所以他们主张一面要有“法”来控制秩序,一面要禁止雕文刻镂和锦绣纂组,以杜绝对人欲的诱惑。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阐释战国时期“法制主义思路”的主张及实践。(8分)
现代社会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早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依据材料,说明黄宗羲思想主张中的进步性,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荀子主张礼法并施(2 分);韩非子以法治强化君主专制;李悝变法,制定《法经》; 商鞅变法,推行严刑峻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3-09 08:33
(答案→)荀子主张礼法并施(2 分);韩非子以法治强化君主专制;李悝变法,制定《法经》; 商鞅变法,推行严刑峻法。 解析:(1)依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荀子主张礼法并用;韩非子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李悝变法,并制定《法经》;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2)依据材料中“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总结出黄宗羲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明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看: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化专制加强,理学僵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逃夭
  • 2021-03-09 09:42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