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阳明心学属于儒学吗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10:08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12-25 03:08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随即在龙冈书院、文明书院展开书院讲学运动。此后随地讲学,天下云集响应,阳明心学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此外,阳明心学还传到日本、韩国,影响东亚世界500年的历史发展和走向,成为近代以来学术界重点关注的“显学”之一。 阳明心学属于儒学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12-25 03:18
阳明心学属于儒学。首先,儒学和哲学没有明确的界限,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儒学的重要发展。   王阳明是明代的大儒,我们熟知的蒋介石、张居正、曾国藩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甚至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   先秦哲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形成和发展有传承关系。心学和理学比较,心学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在的一些东西。其实他们是儒学的两支传统。一条是以中庸和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的这一派主线,讲求的是向内心去寻求善的一面,只要你不断的向内心去寻求,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整个社会就会变好;另外一条就是以大学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的这一派主线,他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外在对人的一种约束,人要主动向外界学习来改造自己恶的一面,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整个社会就会变好。心学直承中庸和孟子这一派的理论,王阳明把孟子人性的根本是性善改成了人性的根本是良知,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是:   心即理: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相信自己,有一种强大的自我意识。   知行合一:良知和行为的统一,就是你内心真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你外在的一种行动要高度合一,解决了上千年官僚文化的嘴上说一套,行为又是另外一套;嘴上喊着主义,心里面想着生意。从宏观层面解决了言行不一的局面。   致良知:如果整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人都有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去做,整个国家就会焕然一新。   宋明理学的观点是存天理、去人欲(一切善的,真的,美的,正义的,光明的都是天理,一切邪恶的,不美的,阴暗的都是人欲。)(而去人欲同时也泯灭了人心人性的真实想法。)   在实践中,王阳明的心学把人的内心剥离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心体的层面;一个是意识的层面;一个是外在行为实践的层面。心灵的运动产生了意识,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很多有害的信息贮存在人的意识中,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和价值观。王阳明告诉我们要跳出意识这个层面,跳到更高的一个层面,就是心体的层面去寻找你的良知,寻找内心最深处真实的想法,真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再用他来控制你的意识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的语言别人灌输的一些信息所控制。   王阳明的学说从根本上崇尚人格的独立和思想上的一种自主,不利于当权者统治老百姓,当人人都有思想以后,统治者就该紧张了。   在现在领导对我们的思想教育、以及当今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就是灭人欲,虽然有正确的一面,但同时不让老百姓、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失败之处。这也是在教育上东方人不如西方国家的原因吧,也是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那么多的诺贝尔奖的原因吧。   注:   理学其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2-25 03:34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