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童话之路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19:39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3-21 02: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童话之路熊 亮  童话是理想在创作中得到圆满的最佳方式。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他所寻找的正是别人在真实世界中看不见的路,我们便会想像——他无疑是最孤独的。  可是我们不知道,荒原中一声清晰的回响远比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嘈杂来得珍贵,黑夜中的一颗星星远比尘世的浮光繁影来得清澈美丽。直到有一日他为我们摘来一朵从未见过的奇异之花……来不及听我们的惊叹,他又转身回到梦境,他想要,也必须要,再走另一条未曾涉足的路。  对于艺术家来说,他永远在这路上。然而真正穷尽了自己并不是一种幸福。倘若我们能说:“我这一生都在路上”,那已经足够了,这代表我们永远生活于精神的童年。童年,我们在脑海中描绘着路,未被踩踏过的花园总是纯洁美丽,第一次推开的门总是充满惊奇,第一次发现的隐密小径总能通向未来——他们不会厌倦找寻。  第一次听到《千与千寻》这个题目,就会令人充满遐想,也许从故事内容上来看,并不存在“在路上”这个特点,但它正具备了在路上最重要的本质——“寻”。  千寻从快活的童年突然闯进了充满荒谬的世界。这世界种种怪诞的现象却正是对现实世界的异化表现。父母因而变成了猪,而情形正是这个样子,浑浑噩噩地寻求物质与猪无异。孩子开始担心他们还未到来的未来。  统治这个荒唐世界的代表人物——汤婆婆,勒令千寻从名字中除去“寻”这一字,正是代表了这个无望的世界准备剥夺走孩子的童年,因为“寻”便是童年的特质。  “千”与“寻”两字的结合,正体现了艺术家强烈而执著地挽留童年之心。童话中有许多明确以“在路上——寻找——录得”为线索的故事创作,而且在很多时候“寻找”与“回到”这两者之间往往有殊途同归的意境。  小王子回到了他的星球,寻找青鸟的孩子终于发现青鸟就在身边,绿野仙踪中的孩子们各自找回了自己宝贵的东西,爱丽丝醒来了……不同的是,他们虽回到原处,却已不是原来的自己,这条路上经历的一切或多或少改变了他们。  因为这是一条充满分岔的路,走路的人不断迷路,不断冒险,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还有什么故事比我们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更具代表性呢?在这篇魔幻主义的童话里,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看似这些歧路是为了诱惑消磨主人公的勇气而设的,其实却是为了巩固其信念而设的。  盘丝洞,白骨山,商人的星球,自我的星球,颓废的星球,玩乐园,回忆园,夜宫,等等等等无数条来源于想象,又来源于现实的歧路,无一不在引诱主人公偏离最初的梦想。可是不用担心,童话总能具备这样的力量,故事很少有失望的结局,因为童话正是在梦想中的。我们大人会说。梦总会醒,失望的那一刻终会来临,孩子们之所以有童话,因为他们仍小,我们不忍心让他们过早品尝失望。  但一部好的童话总可以延续他们的梦,或者他们可以说:“我的梦想是真的,而那些歧路都是虚假的,骗人的。”这句话同样具备真实的力量。  那些众多的歧路也是人们造的,只不过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看上去才像是现实,而怀着梦想的人总是太少,所以大家才指出——他们脑袋中装的是虚幻的梦境。  至此——  我们突然发现(又惊又喜地感到)——我们正在其中生活着的——即这个触手可及的世界,这个我们不认为有童话存在的昭然现实,它们正是童话,无疑就是那曾在书本中详熟的那个童话世界,确确实实。  世上的所有烦恼、失望、迷失就是童话中的歧路,而我们便是那个小小的寻梦者,是千寻,是小王子,是孙悟空,是不断寻找青鸟的孩子。  在现在,许多大人也爱读童话。我敢说,他们也正隐隐地发现了这个秘密——整个世界便是“在路上”的童话。  只是,在这部世界的童话中,我们没有神仙与天使的护佑,我们不可能以一当十,不可能拥有童话般的结局。(选自《散文》2003年第5期)(1)这篇散文以“童话之路”为题。阅读全文,请你写出对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意义。①童话是理想在创作中得到圆满的最佳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荒原中一声清晰的回响远比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嘈杂来得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倒数第二段说“在现在,许多大人也爱读童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条列出“大人也爱读童话”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人生应该不断追求理想,生命不止,追求不息,使自己的精神永远保持童年。B.本文虽是哲理散文,但语言却生动形象,富有意蕴,字里行间充满智慧,或给人以警示,或给人以启迪,或让人沉思。C.文章引用《千与千寻》这篇童话,目的在于阐述童年的特质就是“寻”,以“千”来修饰,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的执着挽留。D.在作者的眼中,现实是荒谬的,充满痛苦、烦恼和失望,因此鼓励人们去阅读童话。E.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流露出无奈、痛苦、失望和不满的情感:我们虽然可以追求童话之路,但我们不可能有童话般美好的结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3-21 03:23
答案:略解析: (1)童话之路,即理想之路,追求之路,希望之路。(2)①童话反映人们的童年生活,在童话这种文体中,孩子们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并最终得到了实现,因此作者在创作童话的过程也就是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的过程。②执着于理想的人虽然会孤独,但他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比起世俗红尘中那种热闹繁乱的生活来,更值得珍惜。(3)①阅读童话可以让人获得精神的童年;②在阅读童话中,人们的愿望、理想获得了满足;③童话的特点就是不断“寻找”和“回到”,这正是生活的真谛。 (4)AB(C项“目的”一说不正确;D项“鼓励”一说不正确;E项仅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3-21 04:55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