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晴景 王驾 的赏析(不用原文)最好详细点儿 急需谢谢!!!!!!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0:59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04-03 13:19
晴景 王驾 的赏析(不用原文)最好详细点儿 急需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4-03 13:31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4-03 15:15
下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还没开放;可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的绿叶。这场雨下的时间长了点,好端端的花光春色,都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看着花落春残的景色,觉得扫兴极了。

当然,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被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天,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一顿,没想到却扑了空,园里没有花朵只有叶子;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纷纷飞过院墙走了。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诗人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是不是得天独厚?诗人只说“疑”,这个字特别妙。让春天长“脚”了,“她”不住自家的园子,偏偏跑到邻家,太调皮、太会捉弄人了!

王驾的这首《晴景》入选了唐诗百家诗,不过,全靠王安石给改的:第一句的“初见”改为“不见”;第二句“兼无”改作“全无”,“叶里”改作了“叶底”……改后更加突出了下雨前花开的热闹,反衬雨下得不小。第三句,把“蝴蝶”改为“蜂蝶”,“蜂蝶纷纷过墙去”,说的是不止蝴蝶,一切爱花的使者,都会为眼前的花落枝头失望地离去;接着用“纷纷”来表现你追我赶的样子,最后一句把 “应疑”改成“却疑”,突出诗人对“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惊讶和对春色的留念。

一首诗二十八个字,王安石给改了七个字,是不是改得更妙了?所以,好作文可都是改出来的!
  • 2楼网友:煞尾
  • 2021-04-03 14:16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