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 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B. 胀泡的出现表明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C. 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D. 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04:31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2-17 13:4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2-17 14:34
A. 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B. 胀泡的出现表明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答案→)C. 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D. 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解析:由题意知,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不参与DNA的复制;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是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不可能出现在唾液腺细胞中;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合成mRNA,与尿嘧啶集中在胀泡有关;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尿嘧啶无关,不可能导致胀泡的出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2-17 15:05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