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流传极广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4:56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12-24 02:03
流传极广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12-24 03:12
问题一:流传极广是什么意思 四海皆知问题二:你能说出书中流传极广的篇章吗?只写出篇名. 三英战吕布,连环计,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赵子龙单骑救幼主,张翼德大战长坂坡,二哥义释曹操,曹操割须弃袍,七擒孟获等等。。还有最出名的:失空斩。问题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指正了哪一则有关苏轼家人的、民间流传极广的错 苏小妹啊。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上说,苏东坡并无妹妹,。苏家有个姐姐,嫁给了苏母娘家的亲戚程之才,但在苏轼十六岁那年,姐姐就死了。但苏东坡确有一个堂妹,姓苏轼对她很心仪,只是后来她远嫁他乡,据林语堂先生考证,苏的很多诗都曾含蓄的表达过这种情感。现将林先生的原书(《苏东坡传》为林先生英文著作)译文附上“在中国流行一个很美妙的传说,说苏东坡有一个虽不甚美但颇有才华的妹妹。 她颇有诗才,嫁了一位词家,也是苏东坡的门下学士,秦观。故事中说,她在新婚 之夜,拒绝新郎进入洞房,非要等新郎作好了她出的一副对子才给他开门。那个上 联很难对,秦观搜索枯肠,终难如意,正在庭院里十分焦急的走来走去,苏东坡却 助了他一臂之力,他才对上了下联。另有故事说这一对情侣曾作奇妙的回文诗,既 可顺着读,又可以倒着读,更可以成为一个圆圈读。在此等故事里,据说苏东坡曾 经向他妹妹说:“妹若生为男儿,名气当胜乃兄。”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人人却都 愿相信。但不幸的是,我们找不到历史根据。在苏东坡和弟弟子由数百封信和其它 资料之中,虽然多次提到秦观,但是我始终没法找到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的踪迹。问题四:水浒是什么意思?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于是施耐庵听取罗贯中的建议,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问题五:丛书名是什么意思 丛书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中国的丛书,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纂,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查找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
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
【作 者】郑麦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著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对象,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著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
南宋嘉泰二年(1202)俞鼎孙、俞经编《儒学警悟》,将6人的6种著作汇为一书出版。70年后,左圭辑成《百川学海》,收书 100多种,两书被视为中国丛书之祖,清代编纂的丛书数量多,卷帙大,门类齐全,校勘精良,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库全书》。辛亥革命以后,既出版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以古籍为主的大型丛书,又出版了《中华百科丛书》、《ABC丛书》、《一角丛书》等介绍现代科学文化的丛书。中国当代著名的丛书有《当代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中国自宋代以来出版的丛书数量巨大,类型繁多,其中古籍丛书对于古代文献的收集、保存和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丛书综录》、《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大量丛书。中国的古籍丛书按收书方式有举要 (汇集重要的或常用的书)、搜异(汇集难得的异本)、辑佚(汇集已散佚的书)、影旧(影印宋元本或罕见抄本) 等几大类,按收书内容则有专代、专地、专人、专学等几类。本条后文介绍几套较有影响的大型中国古籍丛书。
在西方,17世纪后半叶,英国书商以编有号码的小册子形式分别出版了各剧作家的剧本,这是较早的丛书。由于价格低廉,而且读者可利用书商提供的封皮,按其顺序号自行装订成册,因而深受欢迎。到18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册编号的出版方式在英国城镇已广泛流行。19世纪初,西方的丛书主要是重印各种版权期已满的图书;19世纪20年代,开始出版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原著丛书,19世纪中叶,丛书已逐渐普及,能为一般人所接受,如英国书摊上到处可见1先令1册的《铁路文库》、《大众文库》、《一先令丛书》等。进入20世纪,丛书的出版更加繁多。美国E.A.贝尔编的《丛书子偿——图书馆员和学生用手册》正编和补编共收录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以丛书方式出版的图书(子目)约 7万种。西方丛书一般分著者丛书、专著丛书、机关团体丛书、出版家丛书等。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卷帙最大的丛书,共7.69亿字,以经、史、子、集 4部分类,故名《四库全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学士16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下设总纂官、总......余下全文>>问题六: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鸡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参考资料:百度问题七:四螺有米炊,七螺七驿驿是什么意思 有一首谈及指纹与人生命运的潮汕民谣,流传极广,版本很多。版本是这样:“一螺坐端端,二螺走脚皮,三螺有米煮,四螺有米炊,五螺五田庄,六螺掰心肠,七螺七益益,八螺做乞食,九螺九安安,十螺做太公。”
还有一种是女孩子们唱的,最后两句是:“九螺九贫贫,十螺做夫人。”在澄海一带,则流传这样的异文:“七螺割马草,八螺卖眠床,九螺九驿驿,十螺做乞食。”在潮州和揭阳的一些地方,又被传唱成:“三螺无米煮,四螺无米炊”,意思截然不同。
潮汕俗语“螺”本字为“脶”,潮州音:罗,专指斗形的手指纹。按手相之术由来已久,一般来说,人的指纹可分为中心是圆环状的斗形纹和非圆环状的箕形纹两大类;斗形纹俗称为“螺”,箕形纹则俗称为“簸箕”。手相术还认为,螺的多少与人的命运有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12-24 04:33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