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乙】两文,回答12-15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07:59
  • 提问者网友:沉默菋噵
  • 2021-01-01 23:45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注】①固:使……稳固。②浚(jùn):疏通,深挖。③下愚:愚蠢。④明哲:这里指聪明的人。⑤当:主持,掌握。⑥神器:这里指国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
【小题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甲】文还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1-02 00:16

【小题1】曾:增加,通“增”。 闻:听说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小题1】(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2)想使(让)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小题1】议论、记叙(叙述)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小题1】示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有长远考虑,不断的拼搏进取,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标准:(2分)结合实际谈忧患或居安思危1分,语言流畅1分。解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1-02 00:24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