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阅读答案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3:08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3-03 00:04

下面是《史记·管晏列传》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管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台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释】①进:推荐,推举。②召忽:春秋时齐国人。他和管仲—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他不屈而死。③多:赞美。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吾尝三战三

②鲍叔终善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4)选文着重记叙了“管鲍之变”这一千古轶事,让我们认识了鲍叔牙这个有高风亮节的历史名人。请你简要谈谈你最敬佩鲍叔牙哪一点?为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3-03 01:12

(1)①逃跑②对待,礼遇

(2)①(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②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4)答案示例:我最敬佩鲍叔牙心底无私的博大胸襟。自古就有“同行要倾”。“一山难存二虎”之说,功成名就是古往今来那些官宦仕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可鲍叔牙却心甘情愿作陪衬、做绿叶,成就了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伟业,成就了管仲名相之威名,这种胸怀令人敬佩,受后人景仰。(只要能明确指出美德中的一点,又能言之成理,通顺流畅,即可)

[译文]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变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当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困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