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包拯,宇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18:16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12-28 06:4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包拯,宇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谤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预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宋史·包拯传》有删节)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第归,杀而鬻之。 第:只管。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C.出知建昌县。 知;了解。 D.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B.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以故河塞不通 D,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包拯侍父母极孝,父母相继亡故后,他在墓前筑草庐而居,终日痛苦丧气,一直不肯离开。 B.包拯为政清廉,处处为老百姓考虑,连妇女孩童都知道他的名字,不畏权贵,在打击有不法行为的权贵时毫不留情。 C.包拯为国尽忠,直言不隐,多次向朝廷建言献策,甚至把魏征的三篇奏疏献给皇帝让他作为座右铭和借鉴。 D.包拯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是对人却很宽厚,总是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不才备位,乞预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2-28 07:21
1.C(知,任……知县。) 2.D(A.两个“数”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B.两个“之”都是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C.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D.前一个“缘”是“借……的名义”的意思,后一个“缘”是“沿着”的意思。) 3.A(原文中的“终丧”是“到守丧期满”的意思,而不是“终日痛苦”。) 4.(1)雄州城新开了一个便门,是不是想招诱我国叛逆之人来刺探边疆情报呀? (2)微臣我没什么才能而担任朝廷官职,之所以请求皇上预立太子,是为国家长远考虑。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是怀疑我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12-28 08:23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