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在农业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14:07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11-12 08:59
在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在农业史上有哪些贡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11-12 09:12
一、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在农业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
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
2、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
(1)13世纪后,三圃制开始在欧洲北部地区实行,二圃制主要在南部实行。在一些土地极为贫瘠的地区,甚至有三年中休耕两年的做法。翻耕方式与工具。土壤条件决定了西欧在犁耕土地时难以做到精耕细作。
(2)在15、16世纪,四圃制也开始出现。在四圃制下,每年有四分之三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只有四分之一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从二圃制转换为三圃制,每年种庄稼的土地面积要增加六分之一;从三圃制转换为四圃制,种植面积又要增加十二分之一。而且,三圃制和四圃制的实行,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3)由于不懂制造技术,欧洲北部特别是西北欧最初也是使用轻犁,到后来逐渐改为重犁。重犁是一种拖带工具,俗称“萨克森轮犁”,装有车轮用以控制犁地的深度,犁头是垂直的,犁铧将地块翻过来。这种犁不仅可以盖严种子,还可以疏松土壤使渗进的水集中在作物根部,便于吸收。重犁是翻耕粘地和森林地的好工具,但购置重犁需要较大资金,使用重犁需要较多耕畜。一般是几头牛拉一架重犁。后发明了新式笼头和马轭套在马肩上,改变了将马轭系在马脖上的状况,使马的拉力增大,马也被广泛地用于拉犁。牛的力量和马的速度相结合,优势十分明显。
3、水利工程的进步。
(1)在15、16世纪,土地的灌溉和排水方法开始普及。在灌溉方法方面,意大利处于领先地位。这当然与其自然条件缺水干旱有关,但也离不开城市国家的主动性。到文艺复兴盛期的15世纪末,整个意大利北部平原已成为先进灌溉方式的样板。同时,在法国和英格兰,草地灌溉使丰盛的牧草变得极有价值。土地排水能够使土地性能得到改善,更适合于作物耕种。
(2)山地排水系统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而较大规模的沼泽地排水则主要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林肯郡和东盎格利亚。低地国家特别是荷兰的沼泽地排水规模更大,更有影响,水被排干后变成了牧场甚至耕地。1200年至1500年的三百年间,荷兰因此而获得新土地28万多英亩。
4、作物品种的改良。
中世纪欧洲的农作物主要是麦类谷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四类。
小麦和黑麦营养较好,而且容易脱粒、去壳、磨粉,烤成面包口感好,但其生长很慢,在西欧的气候条件下只能在上年秋季播种,次年7至8月间收获。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们长得不好,极易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死。为适应不同地理条件,它们又有一些质次的变种。譬如有一种很硬的品种叫“丁科尔”,生长在瑞士和德意志南部。在低地国家和下莱茵兰也有一种类似的变种叫“斯伯尔特”。
燕麦和大麦是春播作物,生长期仅需三个月,特别是燕麦,能在任何土地上种植,只有地中海地区漫长的干夏使这种“三个月作物”还未成熟即被旱死。燕麦的缺点是难以脱粒、磨粉,面包“泡”不起来,口感极差,因而只能用作牲畜饲料,只有在饥馑之年才当作补充食物。这些作物采取轮作方式,并非是先进的耕作制度,而是力图把气候和土壤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使作物不退化,中世纪农民也知道经常到异地去换取种籽。
二、从14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农业技术进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前一时期从14世纪晚期到16世纪初,这是农业生产恢复、调整并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农业技术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一定进步的时期。
第二时期从16世纪中期至 17世纪中期,这是欧洲特别是西北欧的荷兰、英国发生所谓“早期农业革命”,农业和农业技术起着本质性变化的时期。
在第一时期即农业革命的准备期里,农业技术并没有明显提高,但在各方面都体现了一定进步。
1、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
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
2、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
(1)13世纪后,三圃制开始在欧洲北部地区实行,二圃制主要在南部实行。在一些土地极为贫瘠的地区,甚至有三年中休耕两年的做法。翻耕方式与工具。土壤条件决定了西欧在犁耕土地时难以做到精耕细作。
(2)在15、16世纪,四圃制也开始出现。在四圃制下,每年有四分之三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只有四分之一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从二圃制转换为三圃制,每年种庄稼的土地面积要增加六分之一;从三圃制转换为四圃制,种植面积又要增加十二分之一。而且,三圃制和四圃制的实行,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3)由于不懂制造技术,欧洲北部特别是西北欧最初也是使用轻犁,到后来逐渐改为重犁。重犁是一种拖带工具,俗称“萨克森轮犁”,装有车轮用以控制犁地的深度,犁头是垂直的,犁铧将地块翻过来。这种犁不仅可以盖严种子,还可以疏松土壤使渗进的水集中在作物根部,便于吸收。重犁是翻耕粘地和森林地的好工具,但购置重犁需要较大资金,使用重犁需要较多耕畜。一般是几头牛拉一架重犁。后发明了新式笼头和马轭套在马肩上,改变了将马轭系在马脖上的状况,使马的拉力增大,马也被广泛地用于拉犁。牛的力量和马的速度相结合,优势十分明显。
3、水利工程的进步。
(1)在15、16世纪,土地的灌溉和排水方法开始普及。在灌溉方法方面,意大利处于领先地位。这当然与其自然条件缺水干旱有关,但也离不开城市国家的主动性。到文艺复兴盛期的15世纪末,整个意大利北部平原已成为先进灌溉方式的样板。同时,在法国和英格兰,草地灌溉使丰盛的牧草变得极有价值。土地排水能够使土地性能得到改善,更适合于作物耕种。
(2)山地排水系统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而较大规模的沼泽地排水则主要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林肯郡和东盎格利亚。低地国家特别是荷兰的沼泽地排水规模更大,更有影响,水被排干后变成了牧场甚至耕地。1200年至1500年的三百年间,荷兰因此而获得新土地28万多英亩。
4、作物品种的改良。
中世纪欧洲的农作物主要是麦类谷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四类。
小麦和黑麦营养较好,而且容易脱粒、去壳、磨粉,烤成面包口感好,但其生长很慢,在西欧的气候条件下只能在上年秋季播种,次年7至8月间收获。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们长得不好,极易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死。为适应不同地理条件,它们又有一些质次的变种。譬如有一种很硬的品种叫“丁科尔”,生长在瑞士和德意志南部。在低地国家和下莱茵兰也有一种类似的变种叫“斯伯尔特”。
燕麦和大麦是春播作物,生长期仅需三个月,特别是燕麦,能在任何土地上种植,只有地中海地区漫长的干夏使这种“三个月作物”还未成熟即被旱死。燕麦的缺点是难以脱粒、磨粉,面包“泡”不起来,口感极差,因而只能用作牲畜饲料,只有在饥馑之年才当作补充食物。这些作物采取轮作方式,并非是先进的耕作制度,而是力图把气候和土壤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使作物不退化,中世纪农民也知道经常到异地去换取种籽。
二、从14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农业技术进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前一时期从14世纪晚期到16世纪初,这是农业生产恢复、调整并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农业技术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一定进步的时期。
第二时期从16世纪中期至 17世纪中期,这是欧洲特别是西北欧的荷兰、英国发生所谓“早期农业革命”,农业和农业技术起着本质性变化的时期。
在第一时期即农业革命的准备期里,农业技术并没有明显提高,但在各方面都体现了一定进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11-12 09:39
葡萄种植和酿酒行业。
苜蓿种植和肉奶业。
鳕鱼和熏鱼工业。
苜蓿种植和肉奶业。
鳕鱼和熏鱼工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