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单选题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1:43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4-04 10:00
单选题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荀子的“王道”观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4-04 11:14
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关键句为“世异则事异”,意为,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材料中说文王施行仁政而得天下,西周偃王施行仁政而失天下,强调仁政在不同的时期不一定能够适用,要有所革新,这与法家韩非子“今必胜古”的变法观相符,故选B。材料中“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不符合AD观点,C项兼爱思想材料未体现。考点:战国百家思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4-04 12:03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