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每天变傻一点点>该怎么写?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4:45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2-23 11:09
最好是全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2-23 11:40
第一:阐述一下为什么要每天变傻一点点?第二:每天变傻一点点可以让自己获得什么,有什么感悟。这个题目太无语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2-23 12:28
读过好多“四十抒怀”的文章。一些是感叹,生命常有短促之虞。40岁是很短,但若说40年则显得很长,譬如红白玫瑰战争打了4年,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罗素说,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的寿命实在太长了,因此世上许多事情是为了应付七八十年的寿限,譬如游戏与研究哲学。古人也传达过类似的意:不为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假如人类的寿限设定为30年,吾等言行必如武侠小说写的那样,开门见山,立分胜负决无延宕与徘徊,世界也因此减少许多无趣的事情,开会啦、钓鱼啦、评职称啦之类。因此长有长的毛病。另一些“抒怀”的文字,则对40岁发生惊愕:啊?竟然40岁了,真是岂有此理。这种恼怒宛如商品陡然涨价那种恼怒。此类人士痴迷于生,乍一回首,顿生悲秋之。有些事情,自己说破或别人说破都不好。而世间最怕说破的正是时间。人们在院引颈观看一出波澜起伏的影片,如果有人突然出现在台上,说:“您所欣赏的影只剩下一半了。”这时,观众至少会愣一下,心里不是滋味。人在40岁时“惊愕”一下的好处是:到50岁不再惊愕,或惊愕之际不太痛切,顺入老境。
在“惊愕派”之外,又有“悔恨派”。这一派恨自己辜负平生,人届四十,还没有这样那样。这种感触比惊愕更令内心不安。实际上,“没有这样那样”是一种比较,而并非生活本质,也妨碍不了人们把日子过得很好。从小处说,顺利地度过漫长岁月之后,还能写点文章不是很好吗?所谓“悔恨”大多是与同龄比较而产生的。人的特点之一是爱与同龄人较量,而不与婴儿、老人、古人以及外国人比,人是在与自己同龄人的比较中成长起来的。7岁间,邻居阿三有一条短裤,我有两条,大胜上学后,同窗阿四物理考80分,我90,幸福!结婚时,友人小狗子置酒5桌,我多他一倍,痛快!但人到中年已不可相互比较,生活至此显示出无限的复杂性,性格、学历、时运、背景、地域和健康,甚至一些神秘不可知的因素一起构成比桥牌还要复杂的阵局来操纵人们的进退荣枯。逢其时者头角峥嵘,所获之物何止高官、厚禄、豪宅华车?在这场耗时40年的比赛中,你与赢家较量胜负,就是往已经跳了40年并有些疲惫的心脏上泼了一杯毒酒。事实上,人到50岁时,同辈中有可能出一位市长;60岁,你小时候痛殴过的流鼻涕的小榜三了一幢湖畔别墅的主人与美貌二奶的丈夫,没法比。还有,你所记得的许多年前的那个人早已在生活中变为另外的人,如电脑286变成586,他有权拥有他拥的一切。你所记忆的,只是那张遥远的旧脸——一个生理学意义上的识别符号。因此,人不能跟脸或者符号较劲。
我所以对”四十抒怀“发出这些议论,是因为在下亦跻身其中。但很奇怪,没有产生特别的想法,用黑豹乐队一首歌的歌词说”这一切都好像昨天一样“,而昨天也像昨天一样虽无感想,我仍希望能想出一句什么话来勉励后面的人生,这句话终于想出,即题目所示。
——每天变傻一点点。
我想说的在于:一个人无论怎样锐意创新,到了此际,业已尘埃落定,换言,所有的聪明都应该到此为止了。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可以概括为”聪明教育“。小儿尚在襁褓之中,邻里已开始比谁家孩子聪明,而上学后语文算术之类无非怕我们变傻。学而时习之,聪明再聪明。虽然中国最早与最老的智者老子反对逞智斗巧,但人们对”傻“仍然抱有深深的恐惧,怕傻的实质是怕吃亏。而生活中该吃多少还吃多少。我们把获得的成绩记在了”聪明“的账上,忽视了品格、机遇与毅力的作用。聪明当然一些用处,它至少帮助我们从中学里面毕业。但一个人到了40岁还聪明,也许会帮倒忙。一个心机勃勃的大脑继续聪明,心肠或许会变坏。而渐衰的身体在心机的驱使下,或许会变糟。此时,宜消闲,不宜急进;宜缓泻,不宜峻补;宜藏锋,不宜露势;宜煲汤,不宜啖肉;宜口讷,不宜激辩;宜涵咏,不宜奔呼;宜淡出,不宜雄起。比聪明更有意的是顺变的头脑,平和的心境,一些惰性一些直觉。总之,40岁该用减法而不是加法。
心性上的单纯,对40岁以上人士的心智与身体均大有补益。当然,一下子过傻也不妥,让别人认不出你来。”每天变傻一点点“,等到80岁时,终于回复婴儿状态。到那时,我们光鲜纯洁,不亦悦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