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6 05:16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1-15 15:09
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1-15 16:35
大学是一知识的殿堂,是传播科教、人文思想之所在地,是众多莘莘学子的梦寐一求之地——“天堂”,更是学子们生活向往之去向。大学是一个光明、廉洁、大爱的殿堂。
大学是一个书香芬芳浓重的书屋。书是知识的海洋,每个人都想接受它的洗涤。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心腹之地,希望同学们畅所欲游。大家在这儿或其他一角、教室,欣赏各种报刊、杂志、教科书等,以了解民生民意,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世界形式走向等世间百态。即充分满足视野享受和充实自己,又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在书香芳香中生活学习实为一种人生享受。
理想中大学生活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缘分所至,让大家相聚在了大学校园。大家都有着各自独有的文化和习俗。大家若永远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众人,“你好“、”谢谢“、”请“等礼貌用语随口而出;共同爱护校园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自动将垃圾投入垃圾箱;浇灌,修剪花草使得鸟语花香;人人珍惜生命之源——水,节约并保护。
理想中大学更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园地。十年寒窗,只为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大家相互促进,勤奋刻苦学习,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切莫虚度人生。先哲曾言: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在大学这个美好校园里,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掌握牢固技能,学习为人处世,待有所成,定可扭转乾坤。
大学是一个书香芬芳浓重的书屋。书是知识的海洋,每个人都想接受它的洗涤。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心腹之地,希望同学们畅所欲游。大家在这儿或其他一角、教室,欣赏各种报刊、杂志、教科书等,以了解民生民意,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世界形式走向等世间百态。即充分满足视野享受和充实自己,又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在书香芳香中生活学习实为一种人生享受。
理想中大学生活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缘分所至,让大家相聚在了大学校园。大家都有着各自独有的文化和习俗。大家若永远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众人,“你好“、”谢谢“、”请“等礼貌用语随口而出;共同爱护校园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自动将垃圾投入垃圾箱;浇灌,修剪花草使得鸟语花香;人人珍惜生命之源——水,节约并保护。
理想中大学更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园地。十年寒窗,只为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大家相互促进,勤奋刻苦学习,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切莫虚度人生。先哲曾言: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在大学这个美好校园里,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掌握牢固技能,学习为人处世,待有所成,定可扭转乾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1-15 18:14
自己在上大学前心里想去的
- 2楼网友:执傲
- 2021-11-15 17:30
首先大学并不是高中是所憧憬的完美殿堂 大学就是一个充满现实和挑战的地方 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在大学里 我是学生会的一员 也是现在的学生会副主任 做了这么久 还是不被普通的同学认可 因为大学生是叛逆的 在他们的眼睛里学生会就是垃圾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 在怎么样 都有自己的原则 我们就好象是校园这个小社会中的警察 其实说这个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告诉你 大学是现实和残酷的 充满理想大大学是难以实现的 也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你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毅力 去完成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样 你所谓的理想大学才是最理想的
- 3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11-15 17:00
第一,学术独立。 假如我们认同大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是“思想”,我们就必须承认,与人体的其他功能相比,“思想”这种功能是难以界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肠胃的正常功能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肠胃病,并提出治疗方案,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判断哪些思想是“正常”的、“健康”的,哪些思想是“不正常”的、“得了病”的。相反,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如果所有人的思想都是一模一样的话,那才是不正常的和不健康的。在蔡元培先生的北京大学,曾经有过这样的奇观:激进鼓吹科学民主的革命派思想家陈独秀与顽固地拖着长长辫子的保守派教授辜鸿铭可以在同一个课堂里授课,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处,至今仍然传为美谈。 当然,思想并非全然没有真伪高低优劣之分,但却不是任何个人和机构可以主观判定的,只能通过平等竞争来得出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理越辩越明”。而要保证这一点,大学就需要一整套学术独立的机制和规范,以确保权力、地位、金钱、名誉等外部力量不能干预正常的学术活动。 第二,开放精神。 除了极少数天才的灵光闪现之外,绝大多数知识创新来源于不同思想碰撞交锋所产生的火花。因此,大学要能够持续地贡献具有独创价值的思想和知识,就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精神。 我没有在欧美大学游学的经历,但据我所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与我们的大学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可能就在于它们的开放性。2004年春,我受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派遣,赴欧洲学习传媒管理,有机会在瑞典哥德堡大学新闻系进修一周,直观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开放。像其他西方知名大学一样,哥德堡大学没有围墙,甚至也没有单独属于大学的一块界限明确的区域。它的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零星散落在哥德堡中心城区,大楼与大楼之间夹杂着教堂、公共绿地和其他不属于大学的房子,以至于我们结束进修时想要找一个标志性的留影地都十分困难。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学的公共场所是完全对社会开放的,只要事先申请,任何人都可以到大学教室听课、搞活动,到大学图书馆借阅,似乎也未听说过有收费一说。图书馆里书籍的存放也很有意思,只按不同学科分类,而不论语言,并没有专门的瑞典语书籍和“外语”书籍之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新建的大学校区一般也不再有围墙,至少在“物理”层面朝着“开门办学”迈出了一步。然而,与社会和思想的开放程度相比,中国大学在开放精神方面至今仍然是落伍的。 第三,非功利性。 商业精神是推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商业化带来的功利性却也极大地侵蚀着我们的思想和知识界。一段时间里甚嚣尘上的“教育产业化”口号几乎要把中国的大学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虽然现在它至少在社会舆论领域已经失去了号召力,但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大学造成的冲击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就拿许多人时常批评高校教育的“脱离实际”来说吧,我相信这种批评是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的,但关键在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的“实际”?我怀疑大部分批评者所呼吁的“实际”不过是一些功利的谋生技艺而已,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想把大学降低为技工培训学校。归根结底,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理论知识的地方,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大学应当紧密联系的所谓“实际”是各门学科中最前沿的理论成果。目前中国大学仍然把许多早已被后来的研究证明是不正确、不全面或过时的东西奉为金科玉律,这才是真正的“脱离实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