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环境问题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0:33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1-27 20:17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环境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1-27 21:11
不知道是指老运河还是新运河
  [调查] 济宁老运河生存现状调查
  狗尸、死鱼、垃圾、大股污水——济宁城区的老运河晴天绿臭、雨天黑臭,而城外散在乡镇的运河遗迹,也多处被垃圾包裹
  ■保护大运河系列调查之一■本刊记者 刘建锋
  城区的河面上狗尸漂浮随波逐流。
  城区的河面动辄就被死鱼覆满。
  通往市区的河道被一堆堆生活垃圾挤占。
  管网在下雨天向通往城区的河里放肆地排放大股污水。
  一条会随着天气变色的臭河。晴天,是浓厚得扎不破的墨绿;雨天,会变成诡异深沉的黑褐色。
  7月9日到13日,中国经济时报《大运河导刊》记者在山东省济宁市,见识了上述骇人的一幕幕。
  城区古运河形同臭水沟
  动辄被污臭和死鱼覆盖
  今天,在济宁,如果说起京杭大运河,人们一定指的是1958年开挖的梁济运河,而那条在清末之前曾繁盛风光数百年的原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在这儿俗称运粮河,也称“老运河”。
  出济宁城区往北,老的京杭大运河,基本已然死去,至少就运河济宁段的北段来说是如此,许多地方已经化作了平地,成了农田、道路或者农房的宅基地,断断续续留存的一小段一小段河道,也大多泥沙淤积,草深水浅,甚而成了村民抛掷垃圾的臭水沟。那一段运河,是老且死了。
  老而不死的,是济宁城区的古运河段,“它虽然已经不再承担运输功能,但依然担有防洪泄洪、雨天排涝和城市生态与景观水系的重要功能,而且,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对这段河道常常清淤和休整驳岸,因此,应该说仍然是活的运河。”济宁市考古研究室主任张骥在7月13日上午说。然而,这段在张主任眼里应该算是活物的运河,在记者随机接触的不少市民眼里,“跟死了也差不多”。10日,有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30年前,这条老运河,就在太白楼南面的,水清得都可以游泳、洗米、洗菜,现在,一年到头,动不动就一河的死鱼,又黑又臭,不就是死了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初到济宁城区老运河边时,是晴天,日光下的太白楼,古朴庄重,它与广场上红绿琉璃瓦下的各色仿古商铺,营造出了古雅宽宏的小气魄,长廊下,中老年男子三五分群,在玩扑克消遣。这一切,让人感到舒服、放松,身心愉悦。然而走近长廊,便不得不为济宁本地人的超强忍耐力而惊讶了——恶心的臭味从河边环拥而来,似乎无处逃避。记者循臭前行,见那被石驳岸、杨柳和石拱桥包裹的古运河河道里,水呈深浓的墨绿色,满河漂浮着形似柳叶的东西,再近些看,原来是一两寸长的死鱼几乎覆满河面。“现在的运河,基本就是臭水沟,太白路这么多人,与太白路只有数步近的运河竟然基本没有人游玩。可见水质之差。”一位市民在10日对记者说。
  因何死鱼覆盖运河河面,记者在济宁市获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济宁市环保局一位值班者在7月12日对记者说,7月5日左右济宁市下了一场大暴雨,暴雨冲刷之下,运河成为城市的主要泄洪通道,承接了从马路冲下的主要的道路污水,影响了水质,平时老运河是不臭的。但此前,运河边的一些市民10日对记者说,从2006年到2007年,济宁市对老运河做了清淤,水质确实好过一段时间,但并不稳定,动辄发臭、死鱼,因此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这二者描述的情况很不一致,孰是孰非?记者从济宁市本地媒体2008年以后的公开报道中,发现后者所言更近于实际。
  2008年10月,济宁市电视台直播民生栏目,播出了该台对一次死鱼覆盖老运河河面的情况做的调查。“这两天,不少市民给我们打来电话反映说,穿城而过的老运河里的水突然变浑了,不少死鱼漂浮在水面上……就是前几天,没有想到,河水突然变了颜色……变黑了,而且还很臭……在河道的岸边,还有不少打捞上来的死鱼……”
  电视台最后从政府部门得到的答案是:“(环保局)没发现有企业向运河里排污……雨污混流,不下雨的时候,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污水处理场,这两天下雨,水量超出了排水的能力,无法将所有生活污水、雨水都送到污水处理场,生活污水、雨水混成一块流到运河里去了。”
  自2008年7月当地电视台报道之后,济宁市又多次发生死鱼满河事件,有关部门通过网络等方式给出的答案都与之相似。或者说是虽然目前正设法将雨水与污水分流,但还没能做到,城市正多处建设,因此建设致使雨水在下河前已经变成污水,比如2009年5月的答复。或者说,“由于新解放桥处施工塌方,管道全堵,影响了污水管道。为了抢修,济安台村处一号污水提升泵站只能开溢流口,把污水排放到老运河,鱼死是正常的,不过不用担心,扬水站已经开启,24小时清水冲河,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是2009年3月的答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从2008年7月以后,每次死鱼事件给出的解释,都既未提到运河沿岸经营户造成的生活污染,也没有提到在老运河边上的企业的排污行为。而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运河边的经营户,有些在杀牛、宰羊后直接把血水、污物倒进河里;运河边有些企业,在夜里排污,有的也在下雨天趁机排污,认为反正雨天城市污水要进河道的,企业排点污也就不容易显露了。
  是否存在企业暗中排污的可能呢?环保局的那位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这一怀疑表态说,河水像你刚才说的那样臭,有这个可能性。而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主任张骥也说,为了治理城区环境污染,已经迁走了一些企业,但运河边应该还会有企业在夜里和下大雨的时候偷偷排污,否则常理上判断,仅仅一场雨过后,河水污染得不该这么严重。
  垃圾、狗尸、大股工业废水
  11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循着老运河的方向出城,一路找寻污染源。
  从梁济运河与老运河的交汇处,记者开始查找污染源,刚下新运河大堤,便见老运河里满是水草,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显见。而老运河两侧的堤岸,到处被大片的生活垃圾掩盖,每隔几米便有一个垃圾堆,从河床一直堆到岸边的树丛。
  大雨之中,记者经过运河边的电化厂,猛地闻到此前两日在城区运河边闻到的那种臭味,而雨声也没有完全遮掩住大股水流的声音。记者拿着相机沿河张望寻觅,发现与工厂仅一小路之隔,一幢房子竖立在河道里,连接房子与堤岸的厚水泥桥下,“巧妙地”隐藏着一组大铁管,如果不是其放肆排水的声音和污水的特殊臭味,记者大概难以注意到这里有个排水装置。
  这天,大雨放肆地下了一整天,而这条排污管,也一样放肆地排着,深褐色的臭水,不停地哗哗涌入古运河。
  记者沿运河继续前行,在大约三百米之外,就是城市排水管理处,这里的运河河道,已经算是进入城区,记者在排水管理处旁的铁架小桥上,拍摄黑污的运河水时,赫然发现,不仅死鱼漂浮在河面,还有一只被污水泡得胀大的小狗暴尸于河面上!
  此情此景,可谓“尸群”狼籍,狗尸在鱼尸的簇拥下,随波逐流。从当天的水流来看,它们应当是从城市更中心部位的济安桥以上漂过来的,这天,为城区泄洪,排水管理处附近的济安台扬水站,开了一个排水泵,将城区老运河的脏水,向外排泄。城区的脏水与工厂排放的污水,都会向外排。排水管理处对工厂趁雨天排污,有没有管理手段?泵站一位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厂所处的位置,已经属于城郊了,而管理处的职能是管理城区的排水,那一块,应该环保局管。他还说,现在是雨大,城区需要泄洪,所以工厂排放的污水会跟着向外走,但一般城区运河的水,是从新运河处补进来的,所以工厂的排污,是一定会进入城区古运河的。
  趁着大雨或者夜色排污的企业,绝不止记者所找到的一家,有人向记者反映,说电化厂附近的几家工厂也在深夜不定时偷偷排污。
  换水必然导致新运河污染

  [ 本帖最后由 江北水乡 于 2009-8-4 11:11 编辑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