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原生动物门的特征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9 06:58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10-18 07:08
原生动物门的特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10-18 08:43
原生动物门的特征一、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身体由一个真核细胞所构成,也就是说,一个细胞就构成了一个原生动物的个体。原生动物的单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例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例如运动、呼吸、消化、排泄和生殖等。原生动物的各种生活机能主要是通过细胞器来完成的。   细胞器:由原生动物细胞质特化形成、执行和完成一定生理机能的构造。如食物泡、胞咽司消化功能,称为消化细胞器。   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相互联系,彼此协调,以完成原生动物个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使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可以说,作为动物体来说,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是最简单的,而作为细胞来说,原生动物的单细胞却是最复杂的。   二、具有由单细胞组成的群体(例如团藻)   大多数的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个体进行生活的,但有些种类(例如团藻)可以由几个以上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进行独特的群体生活。   三、身体微小   原生动物的身体一般很微小,肉眼不容易见得到,大部分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以说是“显微镜下的生物”。其大小一般在10~200微米之间。最小的种类仅有2-3微米,例如利什曼原虫,有时可以200个同时寄生在一个组织细胞内。原生动物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等,有些没有固定的形状(例如变形虫)。   四、营养方式有自养和异养   (一)、自养营养   又叫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例如绿眼虫。有些原生动物种类体内有色素体,里面含有叶绿素,它们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从外界进入体内的二氧化碳、水和一些元素合成自己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异养营养   异养营养,指大多数原生动物种类直接或间接地从外界摄取其它动植物作为自己所需的营养物质。   1、动物性营养:又叫吞噬营养,通过胞口将固体有机食物吞噬进入虫体,在体内将这些食物消化、吸收,例如草履虫和变形虫等。   2、腐生性营养:又叫渗透营养,通过体表将外界的溶解有机物渗透进入虫体,由此而获得营养,例如一些疟原虫和锥虫。   3、混合营养:有些原生动物种类可以同时拥有三种营养方式,例如滴虫。   五、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   (一)、呼吸   原生动物通过身体表面的质膜来进行气体交换,外界的氧气通过体表扩散进入虫体内,而虫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体表扩散到体外。但营体内寄生的种类,由于寄主体内往往是无氧的环境,所以它们进行的是厌氧呼吸,即通过虫体内贮存的能源物质(糖原)进行无氧酵解来获得能量。   (二)、排泄   原生动物还可以通过身体表面的质膜将虫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扩散到体外。一些种类有一种称作伸缩泡的细胞器,可以将虫体内的含氮废物收集起来,然后通过体表的微孔排出体外。   六、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一)、无性生殖   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二分裂   原生动物虫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一部分可以形成一个新个体,又可分为等二分裂(如变形虫)、纵二分裂(如绿眼虫)和横二分裂(如草履虫)等。   2、多分裂   即裂体生殖,原生动物虫体的细胞核先多次分裂,形成许多细胞核,随后细胞质也进行分裂,结果形成许多新的个体,如疟原虫。   3、孢子生殖   原生动物中由合子形成的卵囊成为母孢子(孢子母细胞),母孢子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分裂,形成几百甚至上万个子孢子,成熟后母孢子破裂,子孢子出来形成新的个体,如疟原虫。   4、出芽生殖   原生动物虫体的一部分突出形成小芽,小芽逐渐长之后脱离母体,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如管足虫。   (二)、有性生殖   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分为两种。   1、配子生殖   配子形成以及两个配子融合成为合子的过程称为配子生殖。如果两个配子的形态相同,就叫做同形配子,同形配子的融合称同配,如有孔虫。如果两个配子的形态不同,则叫做异形配子,小者称为小配子或精子,大者称为大配子或卵,异形配子的融合称为异配,大多数原生动物的配合生殖都是异配,如疟原虫。   2、接合生殖   原生动物的2个虫体粘合在一起,大核瓦解,小核分裂数次,并且互换新小核(相当于受精作用),然后2虫体分开,核物质重组、分裂,最后每个虫体产生4个新虫体,如纤毛虫。   七、运动器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原生动物通过鞭毛、纤毛和伪足来进行运动。其运动有游泳、缓慢滑行、身体弯曲、用棘毛行走、用轴足滚动或蠕行波动,有些种类营漂浮生活,还有一些种类营固着生活,固着者具有可以伸缩的柄。   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包囊   很多原生动物(如眼虫和变形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例如气候干旱、严寒、食物短缺或出现有毒物质时,虫体分泌一种保护性的胶状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在包囊内,虫体新陈代谢降低,可以存活很久。当环境适宜的时候,外面的胶状物质溶解,包囊破裂,虫体出来又开始新生活。出囊前,虫体可以进行1次或数次分裂。包囊形成是原生动物抵抗和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很好的适应性,使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得到了保证。   九、有自由生活的种类和寄生种类,分布很广   原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求有足够的湿度,因此,它们生存于有水和潮湿的环境中,可以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影响原生动物分布和数量的其它因素包括温度、氧气、食物、酸碱度、盐度、光照和被捕食程度等。根据原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可以分为海水原生动物、淡水原生动物、土壤原生动物和寄生原生动物4个生态类群。十、鞭毛纲原始,肉足纲简单,纤毛纲复杂,孢子纲寄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