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10:40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2-22 22:35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A. 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 保证了吏治清明
C. 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22 22:49
A. 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B. 保证了吏治清明C. 易为当权者所利用(答案→)D.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解析: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故A、C项错误;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故B项错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D项正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22 22:58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