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陶母责子退鲊》有关的文学常识(选自。。。出处。。。)还有中心主旨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04:34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2-01 08:05
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陶母责子退鲊》有关的文学常识(选自。。。出处。。。)还有中心主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2-01 09:35
《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选自(洪迈《能改斋漫录》)
主旨:主要讲包公教育自己的子孙,不能贪敛钱财,做官必须清正廉明;
《陶母责子退鲊》选自《世说新语》
主旨:陶侃的母亲拒绝收儿子利用职务之便送的一坛糟鱼,而教育儿子做官要清正廉洁,不能因为做官而为自己谋求私利。
两篇文章都是教育后人做官不能贪污受贿,为自己谋求私利,要清正廉洁,才能流芳百世。
主旨:主要讲包公教育自己的子孙,不能贪敛钱财,做官必须清正廉明;
《陶母责子退鲊》选自《世说新语》
主旨:陶侃的母亲拒绝收儿子利用职务之便送的一坛糟鱼,而教育儿子做官要清正廉洁,不能因为做官而为自己谋求私利。
两篇文章都是教育后人做官不能贪污受贿,为自己谋求私利,要清正廉洁,才能流芳百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2-01 10:06
呃呃呃额额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2-01 09:56
译文
包孝肃公(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的人,都不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之中。如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落款时又写道:“嘱告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原文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有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注释
1、包孝肃公:包拯,宋朝人,谥号孝肃 2、仕宦:做官 3、赃滥:贪污 4、放归:罢官后回归故里 5、殁(mò):死 6、大茔(yíng):祖坟 7、从:听从;顺从 8、押字:此指落款 9、仰:嘱告 10、刊:刻 11、诏:告诉、晓喻
出处: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字词解释: ①陶公:陶侃(kǎn),东晋人。
②乃:反而
③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
④坩(gān)鲊(zhǎ):一坛糟鱼。坩: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器具,为缸、坛、雍等。饷(xiáng)母:赠送给母亲。饷,以食物赠送。
⑤付使:交还送来的人。使:在官府里当差的人。付,交还
⑥反书:回信。书,信
⑦见饷:赠给我。见,具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作用,并表示“我”是动作的接受者。饷,赠送
理解:东晋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吏,专门监管鱼坝。一次,他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没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送回干鱼,而且写信责备他:“你做官,拿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不能给我带来好处,却反给我增添了忧虑。陶侃读毕母亲来信,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自此以后,严母训导铭刻在心。其后为官四十年,勤慎吏职,始终如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