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预防和处理工伤事故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4:18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1-30 20:26
如何预防和处理工伤事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1-30 21:16
一、尽可能的为每一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

工伤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为每一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才能在发生事故后将单位的损失降到最低。具本律师了解,在许多职工流动性较大的工厂、企业还没有达到为每一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如果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医疗费、赔偿费用全部由单位自行承担。故此,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是最好的预防处理工伤的方法。
二、职工应严格遵守工厂车间的操作规范,有安全意识。
单位应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进行安全性教育。使职工在工作时严格遵守本岗位的操作规范。本律师曾处理了一起典型的该案例:一名工地值班保安在路过渣土堆时,被坍塌的渣土掩埋而亡。可见,在工作时必须具有安全意识,这是预防工伤事故的关键。
三、工厂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全面到位的安全防护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如果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或者是降低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标准而发生工伤事故,会使得单位得不偿失。本律师曾处理了一起典型的该案例:一名工人去作业区工作时需走下一个梯子,(自己焊接的没有扶手的铁质梯子)该工人一脚踩空从梯子上摔下受伤,经诊断为:脊柱神经损伤。后被定为二级伤残,永远瘫痪在床。如果当时梯子上焊接了一个扶手,也许工人就不会从上摔下,就避免了一场重大的工伤事故。
四、发生工伤后及时、积极的为受伤职工治疗。
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选择了一家大型的、专科医院为职工进行了治疗,可能职工的伤情恢复的较好,在评残时对单位也是有利的。
五、伤残级别较低的工伤纠纷,可以调解解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1级—4级的伤残职工是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5级—10级的伤残,经职工提出后可以解除劳动关系。故此,对于5级—10级内级别较低的工伤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六、伤残级别较高的工伤纠纷,应通过仲裁、诉讼解决。
对于伤残级别较高的工伤,特别是1级—4级的伤残应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因为1级—4级伤残的工伤不能解决劳动关系,但实践中很多单位、受伤职工确愿意解除劳动关系,并一次性解决工伤纠纷。所以,必须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才是合法的途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30 22:19
构建和谐社会,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是每一个用人单位必备的条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要做好工伤事故的预防工作,必须抓住突发事故的源头,并对整个劳动过程中加强生产、方面的监督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培训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安全生产。 二、管理监督 由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安全标准,求其共同遵守,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三、安全操作规程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不同的岗位应专人专岗。 四、工程技术措施 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职业安全卫生角度进行计划、设计、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措施。 五、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六、环境保护 生产场所的环境,往往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所污染,如粉尘、毒物、噪音、辐射等。劳动者在此环境下工作 ,其健康就有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上述危害,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七、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工伤事故的发生除了有许多“不可抗拒的”“难以预测的”情形外,还有大量的工伤事故是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作条件对人的影响造成的。为了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发生,我们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早期介入管理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的萌芽状态,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事故的发生。 八、经济措施,通过实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建立一种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机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