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制的名言,如何理解不知者不为罪的法律谚语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1 04:08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5-10 17:34
法家法制的名言,如何理解不知者不为罪的法律谚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5-10 17:42
这条法谚强调的是行为人的主观犯意即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最为认定违法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
具体地说比如刑法上要求行为人具备主体资格,侵害客体,主观过错和客观行为这四个要件,其中主观方面就是不知者不为罪的反应,很多情况下,主观过错的程度对定罪量刑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之间认定的界限,主观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事领域,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是损害行为,致害结果,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其中主观过错也是构成认定行为违法的要件。
但这一法谚在当今并不绝对。
比如民事领域某些特殊侵权例如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赔偿中,认定的要件不含主观过错,换言之也就是无过错责任,但大多数情况之下,主观过错都是衡量的重要因素。
如有帮助,望采纳。
具体地说比如刑法上要求行为人具备主体资格,侵害客体,主观过错和客观行为这四个要件,其中主观方面就是不知者不为罪的反应,很多情况下,主观过错的程度对定罪量刑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之间认定的界限,主观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事领域,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是损害行为,致害结果,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其中主观过错也是构成认定行为违法的要件。
但这一法谚在当今并不绝对。
比如民事领域某些特殊侵权例如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赔偿中,认定的要件不含主观过错,换言之也就是无过错责任,但大多数情况之下,主观过错都是衡量的重要因素。
如有帮助,望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