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仗的规律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03:11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2-06 18:43
7言律诗对仗有什么规律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2-06 19:16
基本句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因为太长了,具体可以参照百度百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2-06 19:37
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根据这个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为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其关系一阴一阳。平仄相替产生节奏,由此也就产生了汉语的音韵之美。 对联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联、下联也要交替,即上下联相应的位置必须平仄相对。字音的对仗加上字意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会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韵味和谐。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比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基本句式: 仄 平 (仄)仄 (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对联不存在韵脚,上联和下联的末字忌韵母相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