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有什么好学的公办校,专二459分能报哪些?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4 16:30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4-23 18:36
我是山东省今年的文科考生459分想上国办的而且能升本的学校,我准备学物流管理,希望有人可以给我指点一下,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4-23 20:04
7:10到校 7:20早自习 中午在校吃饭12:00---12:50, 下午2节课加一节自习, 下午4:30放学我们是走读学校,也就是不住校的。 另外, 山东省青岛育才中学招生情况问答 青岛育才中学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 为扩大优质办学资源,2000年经青岛市教育局批准,在青岛二中初中部的基础上整体改制而成的一所公办民助性质的初中改制学校——青岛育才中学。 青岛育才中学有着怎样的办学思路和理念? 改制五年来,青岛育才中学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推动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努力实现“把学校办成起点高、体制活、质量优、声誉好,能充分体现青岛市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形象的窗口式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落实“坚持教学改革与科研兴校相结合,坚持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办学策略;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打造“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特长突出、适应社会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几年来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绩,学校以“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效益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特长明显、个性发展、有可持续发展力的优秀学生。现在青岛育才中学正朝着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学校”的方向努力。 学校科研兴校,推进教科研方面的情况如何? 我校自2000年成立以来,就把提高教师教科研的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战略举措,努力构建“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努力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实验氛围,使学校教科研成为学校发展所必需,成为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凝练学校特色、全面提高学校品质的重要途径。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不仅推动了我校教育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我校省骨干教师十几名,分布在市中心组的学科教师16名,兼职教研员8名,还有两名数学教师被聘为教育部教材培训专家,两名教师承担国家、省教材编写。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开展行动研究。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一大批来源于校本的课题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现在已完成的有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心海导航》、陶艺课教材《泥火传情》和《青岛育才中学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教师用本)。 青岛育才中学的师资队伍情况如何? 学校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勇于开拓进取,教学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师资队伍。教职工141人,其中专职教师103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硕士学位8人,相当研究生学历30余人,大学本科93人;高级教师28人,特级教师、市拔尖人才2人,省市优秀教师8人,教学能手9人,省市先进工作者24人,市青年优秀专业人才25人,这是我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办好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行新的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发展情况如何? 实行新的课程改革以后,学校以“立足学生,全人发展”的视野,以课程改革为主线,深化教学研究,以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训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关键,以课程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为推动力,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收获丰硕成果。 课堂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创为主旨”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注重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成绩,既注重培养优生群体,又要关注后进生群体,认真贯彻“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营造一种学生乐学、好学的宽松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在“不为中考,赢得中考”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圆满实现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的培养目标。学科教学呈现高水平。直升青岛二中的学生人数、一批次学校录取人数,公办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均名列榜首,大部分学生升入理想高中。 青岛育才中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如何? 学校地处海滨风景游览区,校园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具有一流的计算机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劳技教室、陶艺教室及各种专用教室,使用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