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历史故事中《赠送绨袍》讲的是什么意思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10:53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2-23 06:35
中国历史故事中《赠送绨袍》讲的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2-23 06:55
该故事主要说明了,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
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



扩展资料:
绨袍之赠相关诗歌:
咏 史 
高 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一、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史时的感怀之作,诗人借歌咏战国时期魏大夫须贾赠绨袍于范睢得以释嫌弥祸的故事,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品析
高适是初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
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三、集评
吴逸一《唐诗正声》:“尚有”、“应怜”、 “不知”、“犹作”八字,俱下得有力。
唐汝询《唐诗解》:达夫晚贵,疑当时必有轻之者,故借古人以发之。
李瑛《诗法易简录》:布衣中何必无天下士,达夫诗不免俗情,所以论古不可不另开眼界也。
徐增《说唐诗祥解》:后两句,不是责须贾,是慨古今人不带眼珠子看者。
《签注唐诗选》:“尚”,含蓄赠袍以前许多事迹,乃此妙处;“犹”,重用此字而发论,至今犹为凡庸。“尚”“犹”二字,诗中骨髓但斯二字提《列传》一段数百言,又终许多之议论,甚有力。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犹”字是刺须贾之不识人,亦所以刺天下不识人者。夫范叔乃天下士,未遇而不知之尚曰难知,既贵而不知之,认作布衣,其愚也哉。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冠盖京华,斯人憔悴一寒至此者,岂独范叔,天下布衣沦落者多矣。达夫生平,功名自许,忤权贵,出宦彭州,此诗其有抑郁之怀耶?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古人咏史,偶着一事,自写己意,不粘皮带骨。以此二十字浑成尤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绨袍之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2-23 10:39
这个故事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是: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 大概是说在任何时候对于曾经认识的人帮一些无关原则、无伤大雅的忙,也许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化危为安的出路。看起来儒说应为和佛家的因果之说很有些类同,但主旨还是大有不同的。佛说因果是有意种因求果本质是一种物质交换,儒说应为是本心顺理而为本质是一种精神追求。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23 09:58
我就是提这个问提的人,如果知道了,还问干什么
  • 3楼网友:狂恋
  • 2021-02-23 09:43
这个故事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是: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 大概是说在任何时候对于曾经认识的人帮一些无关原则、无伤大雅的忙,也许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化危为安的出路。看起来儒说应为和佛家的因果之说很有些类同,但主旨还是大有不同的。佛说因果是有意种因求果本质是一种物质交换,儒说应为是本心顺理而为本质是一种精神追求。
  • 4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2-23 08:14
同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