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表示“灯”的量词有哪些?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6 21:10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1-06 10:51
表示“灯”的量词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1-06 12:10
1 、一盏电灯
2、 一只电灯泡
3 、一根灯管
4 、一座台灯
5 、一束灯光
6 、 一排灯
7 、一箱灯座、
8 、一(台)灯
9 、一(盏)煤油灯
10 、一串灯
11 、一排灯
灯,读音[dēng]
释义:
1、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 
2、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 
3、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
英文:Light;lamp
造句:
1,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我家的电灯最近坏了,还没修。
出处:
当我们的祖先从茫茫的洪荒中走出来的时刻,是火的烈焰,照耀着他们的足迹。我国商代的殷墟甲骨文中的“明”字,用的是方式圆形窗子及月亮表意,这充分说明,引月光入窗是我们祖先最原始的夜间照明形式。在我国,用火光照明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灯”字却出现得很迟。
镫——“灯”的鼻祖
在战国前,我们的先民是怎么称呼照明器具的,这已不得而知,查遍所有商周时期的文献,都没有关于灯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也不见“灯”的字样,考古学家在商周的遗物中,更没有发现灯的实物。志怪小说《拾遗记》,记载着周穆王这位周朝第五代天子在公元前10世纪东巡时多次提到灯烛,但这部志怪小说是后人的著作,为晋人王嘉所撰,也有人认为是南朝梁肃绮所撰,这是艺术的创作,并非是周朝的文献记载,不能见证历史。
最早出现照明器具的名称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称为“镫”。据《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是见诸于文献的最早的照明器具的名称,意思说用泽兰炼制成明烛,灯台装饰得非常华丽。由此可见,这个“镫”字,就是后来的“灯”的鼻祖。那么,“镫”字又从何来呢?
豆灯与“镫”、“登”、“锭”
原来,“镫”是从豆名“镫”假借而来的。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酱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礼器,多用青铜、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在战国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插灯芯的细把陶质豆,它就是当时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国古代灯具的主要形式之一。从追溯豆灯的历史,去理解“镫”字的产生,我们就不能不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明的同时,为灯具命名的思维性与创造性。
先民们在创造“镫”字时,又不与“登”字相通,在《尔雅·释器》中有这么一段话:“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又据《仪礼·公食大夫礼》云:“实于镫。”郑玄注:“瓦豆谓之镫”。可见,“登”与“镫”是通用的,只不过是瓦制作的豆称为“登”,用金属制作的则为“镫”。
在汉晋时,镫又作“锭”。在汉代的铜灯自铭中就常出现“锭”字,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镫,锭也。”而据文献记载,镫与锭还是有区别的,“豆有足曰锭,无足曰镫。”那么“锭”字原意是什么?《正字通·金部》说:“锭,荐熟物器,上环以通气之管,中置以蒸饪之具,下致以水火之齐,用类甗。”原来锭与豆同为古代的饪食器。
从“镫”到“灯(灯)”
大约在镫、锭互用时,“灯”字也出现了,三国时的嵇康有《杂诗》咏:“光灯吐辉,华幔长舒。”从“镫”字到“灯”字,“金”字旁改成了“火”字旁,表明了古代的灯具,从金属质地演变出多元化的材质,例如陶、木、竹,弃“金”从“火”,更能表意,更为贴切。这便是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与不朽。现在,“灯”字又简化成“灯”字。
有趣的是,灯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异名别号,今天已不再使用。例如“晴虹”。《韵府》解释道:“晴虹即灯也。”又例如“西明夫人”,《异闻录》说:“杨穆于昭应寺读书,见一红裳女子,云:‘明皇封妾为西明夫人’。验之,乃经幡中灯也。”再例如“开晦公子”,此典源于《文房图赞续》:“明诏使名光,字德耀,号开晦公子。”据此典,灯,又有“明诏使”的美誉。另外,灯还有异名“金釭”、“银釭”、“兰釭”、“红釭”、“明釭”、“星釭”、“月釭”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