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泠亭的典故是什么?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05:14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2-18 08:05
杭州南泠亭的典故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2-18 09:07
西子亭缘之四十八:南泠亭
飞向远方 2014-11-13 23:34:02
自诗:“君荡小舟来,依幌织罗带。浅笑盈盈时,心菲怯怯开。飞雪飘然去,唯有顾影单。朔风掠暖语,冷夜没芳彩。”
西湖南岸西行经过雷峰塔、苏堤口之后湖面被湖岸、苏堤、花港观鱼三者围成一个面积狭小的“南湖”。“南湖”虽小,但游客们可以看到此处有一处清洌溪水源源不断汇入西湖,便却是引钱塘江水经玉皇、九曜诸山后经太子湾流入西湖之处。附近有二亭临湖而立,西侧临近南山路末端遥与“问水亭”相望者,观之较新,为近年所建之“乐水亭”;东侧隐于杨柳之中一四柱攒尖小亭,古朴翼然、美观大方者,即为已经有超过五十年历史的“南泠亭”。
南泠亭虽小且无楹联,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此段南山路唯一临水的亭子(汪庄,因其曾长期不允许市民游客进入,除外)。因孤山“西泠印社”名震天下,故南泠亭之名非常容易让人想到它应与西泠相呼应:首先是“泠”字,有“清凉”、“清水”之意,于此应与西湖相关;其次是前引方位,一“西”一“南”,均十分准确地描述出“社”“亭”两者于西湖的位置。南泠亭名由此而名,盖不偏颇。
不过我们很快发现“南泠”并非一个简单的拼凑词语,其在更大范围的文化意义上有一特指,即与“北固山”所对应的“南泠水”,同指江南名镇镇江。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水龙吟》云:“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南宋词人辛弃疾更有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流传;而镇江名刹金山寺有所谓与济南趵突泉齐名的“天下第一泉”之“中泠泉”,而中泠泉又名“南泠泉”。唐代茶圣陆羽曾以镇江中泠泉水彻茶,将其列为“天下第七”;稍后名士刘伯刍再次遍尝天下茶水,将中泠泉重新列为“天下第一”;后晚唐大才子张又新(曾连中三元)著《煎茶水记》,里面记载一个《煮茶记》的故事,大意是唐时皇族李季卿赴湖州当刺史经过镇江时拜会陆羽,想和陆羽一起品茶,便让手下军士“挈瓶操舟,深诣南零(泠)”;军士们取水回,陆羽先舀一勺,说这不是南泠水,只是江岸随便舀来的。军士们说,我们是深入泉水取来,众人都见到了,岂能欺骗您?陆羽不说话,只是一一倒掉军士手中的盆水;倒了一半时,陆羽忽然停止,又用勺子舀剩余的,说:“剩下的就是南零(泠)水了。”军士们大为惊骇,就致歉说:“我们从南零(泠)泉水归来时,因为翻船导致取来的泉水少了一半,我们怕大人责怪我们带来的水少,就擅自取了岸边的水补充,您真是太神了。”由此典故,南泠之名大盛,成为镇江代称,而“南泠”也从此与茶道、治学紧密相关,意为“深诣”——探本求源、探骊得珠。清末状元、苏州知府王仁堪在镇江重新修复了中泠泉(南泠泉),并始创了著名的“南泠学舍”,取名即与此相关。
那么西子湖畔这座南泠亭又是否与这些典故相关?仔细想来,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西湖行至此处已经初入南山、西山佳境,而西湖西南诸山皆产名茶龙井,且距此不远即为所谓“天下第三泉”虎跑泉,故南泠与此似有关联;其次钱塘江水入西湖之口为一暗河涌出地面,观之亦如一股清泉,亦南泠与之相合;第三,也是更具有神话与奇异色彩的,是镇江与杭州的关系,大概在一部《白蛇传》中有所体现:上述,镇江名泉中泠泉(南泠泉)在“法海所在的”金山寺旁,而熟悉白蛇传故事的人们都不会忘记白蛇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一节,正是因为水漫金山而使法海抓住其“触犯天条”的把柄,将其“永镇雷峰塔”。而雷峰塔,差不多离南泠亭正好一公交站的距离,而已。而在半真半假的历史传说中,金山寺与西湖也是颇有渊源:苏轼第二次来杭为官路过镇江,曾上金山寺拜会佛印禅师并留下“玉带换袈裟”的故事;岳飞被高宗从前线召回路过金山寺,亦留下与道悦法师“详梦”的传说,而其战友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更有脍炙人口的“擂鼓战金山”一节;等等如是。
如果“南泠”二字正应“深诣”,那么从这座小亭中所延伸出来的种种,大概也正是这两个字的意义所在;这也许正是西湖最让人动心的魅力,之一吧。
飞向远方 2014-11-13 23:34:02
自诗:“君荡小舟来,依幌织罗带。浅笑盈盈时,心菲怯怯开。飞雪飘然去,唯有顾影单。朔风掠暖语,冷夜没芳彩。”
西湖南岸西行经过雷峰塔、苏堤口之后湖面被湖岸、苏堤、花港观鱼三者围成一个面积狭小的“南湖”。“南湖”虽小,但游客们可以看到此处有一处清洌溪水源源不断汇入西湖,便却是引钱塘江水经玉皇、九曜诸山后经太子湾流入西湖之处。附近有二亭临湖而立,西侧临近南山路末端遥与“问水亭”相望者,观之较新,为近年所建之“乐水亭”;东侧隐于杨柳之中一四柱攒尖小亭,古朴翼然、美观大方者,即为已经有超过五十年历史的“南泠亭”。
南泠亭虽小且无楹联,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此段南山路唯一临水的亭子(汪庄,因其曾长期不允许市民游客进入,除外)。因孤山“西泠印社”名震天下,故南泠亭之名非常容易让人想到它应与西泠相呼应:首先是“泠”字,有“清凉”、“清水”之意,于此应与西湖相关;其次是前引方位,一“西”一“南”,均十分准确地描述出“社”“亭”两者于西湖的位置。南泠亭名由此而名,盖不偏颇。
不过我们很快发现“南泠”并非一个简单的拼凑词语,其在更大范围的文化意义上有一特指,即与“北固山”所对应的“南泠水”,同指江南名镇镇江。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水龙吟》云:“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南宋词人辛弃疾更有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流传;而镇江名刹金山寺有所谓与济南趵突泉齐名的“天下第一泉”之“中泠泉”,而中泠泉又名“南泠泉”。唐代茶圣陆羽曾以镇江中泠泉水彻茶,将其列为“天下第七”;稍后名士刘伯刍再次遍尝天下茶水,将中泠泉重新列为“天下第一”;后晚唐大才子张又新(曾连中三元)著《煎茶水记》,里面记载一个《煮茶记》的故事,大意是唐时皇族李季卿赴湖州当刺史经过镇江时拜会陆羽,想和陆羽一起品茶,便让手下军士“挈瓶操舟,深诣南零(泠)”;军士们取水回,陆羽先舀一勺,说这不是南泠水,只是江岸随便舀来的。军士们说,我们是深入泉水取来,众人都见到了,岂能欺骗您?陆羽不说话,只是一一倒掉军士手中的盆水;倒了一半时,陆羽忽然停止,又用勺子舀剩余的,说:“剩下的就是南零(泠)水了。”军士们大为惊骇,就致歉说:“我们从南零(泠)泉水归来时,因为翻船导致取来的泉水少了一半,我们怕大人责怪我们带来的水少,就擅自取了岸边的水补充,您真是太神了。”由此典故,南泠之名大盛,成为镇江代称,而“南泠”也从此与茶道、治学紧密相关,意为“深诣”——探本求源、探骊得珠。清末状元、苏州知府王仁堪在镇江重新修复了中泠泉(南泠泉),并始创了著名的“南泠学舍”,取名即与此相关。
那么西子湖畔这座南泠亭又是否与这些典故相关?仔细想来,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西湖行至此处已经初入南山、西山佳境,而西湖西南诸山皆产名茶龙井,且距此不远即为所谓“天下第三泉”虎跑泉,故南泠与此似有关联;其次钱塘江水入西湖之口为一暗河涌出地面,观之亦如一股清泉,亦南泠与之相合;第三,也是更具有神话与奇异色彩的,是镇江与杭州的关系,大概在一部《白蛇传》中有所体现:上述,镇江名泉中泠泉(南泠泉)在“法海所在的”金山寺旁,而熟悉白蛇传故事的人们都不会忘记白蛇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一节,正是因为水漫金山而使法海抓住其“触犯天条”的把柄,将其“永镇雷峰塔”。而雷峰塔,差不多离南泠亭正好一公交站的距离,而已。而在半真半假的历史传说中,金山寺与西湖也是颇有渊源:苏轼第二次来杭为官路过镇江,曾上金山寺拜会佛印禅师并留下“玉带换袈裟”的故事;岳飞被高宗从前线召回路过金山寺,亦留下与道悦法师“详梦”的传说,而其战友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更有脍炙人口的“擂鼓战金山”一节;等等如是。
如果“南泠”二字正应“深诣”,那么从这座小亭中所延伸出来的种种,大概也正是这两个字的意义所在;这也许正是西湖最让人动心的魅力,之一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