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呼唤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8 18:46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12-18 06: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亲情呼唤 田庄村十字街口是个热闹场所。村里人好在那里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好在那里张贴各种启事,广而告之。 信息时代,乡下人也懂得了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了! 这天早晨,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时,一张红艳艳的启事也在那里贴了出来。村里人好事儿,不管下地的还是回村的还是担水洗衣服碾米磨面买油盐酱醋的,都一齐立在那里,争相观看那张启事。 其实那是一则寻物启事,具体一点讲是一则寻狗启事,有人把狗丢了请乡亲们协助查找,把狗送还给主人。 那启事写道: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因我们小夫妻两个一时疏忽大意,走失了家里养着的小狗“亲亲”。“亲亲”是一只京巴狗,憨态可掬,玲珑可爱,浑身皮毛如雪,惟脑门处染有一片红色,我们戏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亲亲”悟性极高,很有感情,很有礼貌,能给我们叩头作揖敬礼,还能对我们喊爸喊妈,十分乖巧伶俐。“亲亲”嘴馋,非鸡鸭鱼肉不吃,非鲜奶果汁不喝……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我们夫妻两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整日惶惶然怅怅然,焦头烂额中已是重病在身,眼见灯干油尽奄奄一息。务请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提供确切线索者,酬谢人民币3000元! 有将“亲亲”送还者,酬谢人民币8000元! A.各位乡新,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谨此启事!寻狗人:仁杰、艾荷花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启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夸这只狗福大命大,摊上这么一对“爸爸妈妈”,是前生的造化;有的说现在的事情真是说不清了,怎么一只小小的哈巴狗比一个大活人还值钱……慷慨激昂或扼腕叹息地议论完了,却又该下地的下地,该回家的回家,该干啥干啥。就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又一张红艳艳的启事紧挨着那张启事红艳艳地贴了出来,字迹比那张启事的字迹还大! 这是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写道: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不幸,我们老夫妻的儿子子五年前丢失——他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的家。我们的儿子28岁,西装革履,背头长发,因担任包工队的头头儿,活得十分涝洒。他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狗,有狗就会有他! 现在,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生活窘迫,衣食无着,急需有人照料。我们不求鸡鸭鱼肉,不求鲜奶果汁,只要粗茶淡饭,只要温饱而已! B.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找——告诉您一条线索,到狗群里找他!谨此启事!寻儿人:仁老栓夫妻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这则启事,照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及时贴得及时,占的位置也好;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有毛病吧?既然是寻人,为什么不把被寻的人的名字写出来? C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1)小说标题“亲情呼唤”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两则启事提供的信息,你觉得仁杰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想一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人物臬的感情?(分别用一个短语回答) A.仁杰、艾荷花: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 B.仁老栓夫妻: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 C.村里人: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4)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说用两则启事展开故事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寻狗?寻人?!老人能寻回自己的儿子吗?请展开想像给小说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旧脸谱
- 2021-12-18 07:11
答案:略解析: (1)①仁老栓夫妇呼唤儿子的归来;②社会对亲情的呼唤。 (2)仁杰是个非常富有,酷爱养狗,不尽孝道,对父母无情无义的人。 (3)A.爱狗如命(视狗如命)B.爱子情深(思念亲人或盼子归来)C.呼唤亲情(感慨万分) (4)仁杰、艾荷花活得并不潇洒。因为他们遗弃父母。不尽赡养之责,定遭世人的谴责和唾弃。虽物质富有,但精神上永远是乞丐。 (5)答案要点。①构成鲜明的对比;②间接刻画了人物形象(性格);③使故事生动有趣,富有讽刺性。 (6)提示:结局可以是多角度的。如:①儿子被老人的真情打动。回到老人身边,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②老人没有寻回亲儿子,却寻回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③老人依靠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让儿子尽赡养之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12-18 08:36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