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奥运缶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22:13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3-09 02:26
奥运缶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3-09 03:41
1、关于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的公案,闹得沸沸扬扬,争议很大。有人说它是一种丧器,依据如下:
中国历史上的缶,一直有两种用途:一为盛器。第二个用途是乐器。乐器又分两种,一种是贱器,据说这还是从西戎那里学来的。“击缶”不仅是民间低级娱乐样式,而且是低贱之物的文化象征。其二是丧器。庄子在妻子死了后鼓盆而歌,这个“盆”,学界一致认为就是缶。
2、既然存在这民间低级娱乐方式和丧乐之器这两种用法,为什么还要坚持缶是一种丧器的观点。
从中国历史沿革来看。先秦之际,确是两种用法并存。但汉以后,秦音散失,丧器的用法就逐渐占了上风。唐宋以后更是如此。宋代又出现了“鼓盆之戚”的说法。直至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历史演变过程:击缶与鼓盆,由先秦和中古的双义用途,逐渐集中和归流到了丧礼这个单一主题上来。
奥运开幕式是一个全球狂欢的庄严仪典,一边打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一边却反常地使用这种含有丧器或贱器意义的符号,无异于在自扇耳光。
3、有人称缶是小口器,盆是大口器。
中国古代典籍里对缶的形态从来就有两种描述,一种与盆和盎相同,一种是与瓮相同。《康熙字典》称:“缶卽盎也,大腹而敛口。””2004年无锡鸿山出土的越国贵族墓葬中发现过三件盆状青瓷乐器,经功能分类和专家认定,这就是秦王渑池会上被迫一击的“缶”。它的器型是宽口窄底,跟盆完全一致。显然,缶就是盆和瓮的合称。
5、湖北出土的冰鉴缶,是奥运缶的器型复制对象。
奥运缶的问题还不止于丧器喜用。这个被叫做“缶”的东西,其实根本就不是缶,仅仅是鉴而已。湖北出土的冰鉴缶,是一种复合器,外部是鉴,内置一缶,但两者也可以分离和独立。而奥运缶恰恰去掉了作为内胆的缶,而仅仅复制了鉴的外形,而且还发出了“鼓”音。这才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之举。
6、这批奥运缶拍卖成绩十分骄人,引发了收藏热。
目前中国民间的多数藏品都是墓葬之器,多少都跟死亡有点关联。丧器和冥器都不妨碍收藏,当然也不妨碍有人出高价收藏。这是藏家的自由选择。但在收藏之前,最好先弄清它的文化含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