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高堂在上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23:21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12-23 15:52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高堂在上
王延辉   ①去冬至今冬,在乡下呆了一年。不得近侍母亲,只匆忙回家望过几番,除此惟于梦中相见相慰。而梦有吉凶,便吉梦怕反,凶梦疑真,好梦坏梦,总难释怀。就常寄钱寄药,常寄语。但内心总难消停。
  ②从乡下返回不几日,速速接了母亲来。母亲已近八十岁,脸面上倒无多大变化,只是腿脚更加不利索,反应愈发迟钝。母亲老了。我的心掠过一阵悲凉。
  ③母亲一辈子生了九个孩子,活了我们姊妹兄弟七个。如此不停地辛勤劳作,晚年就见了后果,尤其以肾为甚。搀母亲去卫生间时,母亲怕摔倒,总用一只手将我的手腕攥得极紧。便想起那年我患“百日咳”,咳得一张脸成了大头娃娃,是母亲背着我往来医院,两只小脚颠簸着母子一百多斤。那时,母亲总用手将我勒得极紧,怕摔着我。
  ④如果母亲一时走不及,就得拿便盆来接尿。执盆片刻,又想象儿时让母亲把尿的情景——母亲现在再也无法在儿子面前讳忌自己的身体了。人生果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吗?
  ⑤为母亲备水送药之际,常想起有次放假回家,陪母亲去医院。一路上母亲直说有个女医生对她如何如何好,去了一定找她看。不料,到了医院,母亲的微笑却遭到了一脸的冷漠。当时,我简直不敢直视母亲的尴尬,只一个心思地想杀了那个女医生。如今想想,人家也没大错,也许人家对每个患者都有意无意地很和蔼很冷漠,也许这要看情绪。那位女医生,若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病人一个笑脸,该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尤其对母亲这样一个不忘别人半点好意的人。
  ⑥二十年前来济南就职,家离车站太远,母亲只送我出家门。但在那之后的许多日子里,母亲则总站在那个位置上,盼我想我,恨不能我一步就能站到她的面前。如今,目睹母亲日渐衰老,想到母亲将永远走出家门的那一天,想到那时盼母想母的位置只能划在心里,所有的劳顿疲累遂全如轻烟散尽。
  ⑦传说罗贯中作《三国演义》,某天写得正上劲,其母送饭,见他无暇回顾,就把饭搁在一边悄悄离开了。母亲去世后,他每忆及此事,辄悔恨难消,自责一生一世愧对母亲,并把此心情写进了《三国演义》的后记。初听这个传说时还年轻,品不出滋味儿。如今,才算体味了个中的悲苦。于是,我时时提醒自己:不管你做的是何等锦绣文章,与母亲之于你的创造相比,都一钱不值。那么,为了母亲,你当在任何时候放下所有的事。否则,你定将悔恨终生。
1.文章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③自然段中回忆自己小时候生病,母亲背着自己去医院的情景,采用什么叙述方法?请分析这种叙述方法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不管你做的是何等锦绣文章,与母亲之于你的创造相比,都一钱不值”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12-23 16:37
1.文章的开头,写了自己对老母的魂绕梦牵,时时惦念;为全文奠定了恋母、爱母、赞母的基调,引起后文。 2.运用插叙的方法。这一与前文相对照的插叙,使文字舒展从容,丰富多彩;使主题得到升华;母爱多么神圣深厚啊!正因为把青春给予了儿女,把全部的慈爱奉献给了儿女,母亲才日渐衰弱多病。 3.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以“母亲直说有个女医生对她如何如何好,去了一定找她看”和“母亲的微笑却遭到了一脸的冷漠”“母亲的尴尬”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母亲是“一个不忘别人半点好意的人”;写“我”的愤懑不平来衬托母亲的善良。 4.儿女的成功背后有着母亲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有着母亲无私的爱;母亲的爱是深厚、伟大而神圣的;儿女的寸草之心难报三春晖;母亲深厚的爱已成为儿女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支柱。(意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2-23 16:45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