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23:59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12-28 02:20
阅读下面的文字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看成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一般被唤醒、被激活了。当然,一个人面对一本书,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而产生灵魂上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的情形,一生中难得一遇。这种情性多半发生在某些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身上。在其他人那里,则偏重于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的情形因人而异,多数是部分得到更新,别开生面。至于气质和心灵完全吻合的情形,是决不会有的。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当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与当时名声在他之上的马雅可夫斯基相近时,他就抑制自己的英雄主义气质。帕氏的例子,值得深思,值得曾受惠或脱胎于某些外国作家且已声名远播的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们反省。1.下列句中加线的“自我”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B.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C.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D.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2.第三段中说“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其主要理由是( )A.今人和今人、今人和古人,灵魂气质是不可能相同的。B.完全认同,失去“自我”,无新生命可言。C.先贤和今贤只能启发和帮助读书人认识“自我”。D.如果完全认同,读书与不读书就没有区别了。3.对文中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一旦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人,灵魂必受到震撼,仿佛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一样,经不懈努力,对学业的成功大有裨益。B.唤醒、激活阅读主体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的前提是它必须在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陌生的又高于“自我”的“自我”。C.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在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方面往往能在“旧我”的躯壳里诞生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产生灵魂的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D.阅读活动中要想“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需不断更新,别开生面,决不能机械模仿别人的性情,从而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流失了“自我”。4.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概括较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活动和读者“自我”。 B.入乎其内,出乎其外。C.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D.小议读书艺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12-28 03:18
答案:解析:1.D(D为灵魂发生剧烈震撼后的读者,A、B、C三项为“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思想相近之作家”) 2.B(扣住“完全认同”和“泯灭自我的心智”这两个关键性的词语理解) 3.C(“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讲的是“其他人”面对一本书时的偏重点) 4.C(这几段文字讲的是读书活动中的一条基本规律,C项扣住读者找到与自己思想相近之作家后的新体验说,较为恰当。A、B、D三项均说得太大太空。) 提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12-28 04:54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