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自己少见少闻的词句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7:28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4-06 14:02
自己少见少闻的词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4-06 14:19
少见多怪 [成语]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多怪

寡闻少见 [词典]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寡闻少见

少见多怪 [词典]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多怪

少见 [词典]
1.谓所见不多。2.罕见;难得遇见。3.谓不常见面。>>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 关于少见的词语

粤犬吠雪 [成语]
粤:广东的简称。广东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粤犬吠雪

百年不遇 [成语]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百年不遇

耳目闭塞 [成语]
比喻少见寡闻,对...少见多怪 [成语]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多怪

寡闻少见 [词典]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寡闻少见

少见多怪 [词典]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多怪

少见 [词典]
1.谓所见不多。2.罕见;难得遇见。3.谓不常见面。>>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少见 关于少见的词语

粤犬吠雪 [成语]
粤:广东的简称。广东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粤犬吠雪

百年不遇 [成语]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百年不遇

耳目闭塞 [成语]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耳目闭塞

异卉奇花 [成语]
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异卉奇花

蜀犬吠日 [成语]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蜀犬吠日

韩陵片石 [成语]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韩陵片石

寒山片石 [成语]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寒山片石

今古奇观 [成语]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今古奇观

辽东白豕 [成语]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辽东白豕

辽东豕 [成语]
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辽东豕

辽东之豕 [成语]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辽东之豕

举世莫比 [成语]
人世间没有可以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稀有少见。>>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举世莫比

举世无比 [成语]
人世间没有可以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稀有少见。>>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举世无比

举世无伦 [成语]
伦:伦比,类比。人世间没有可以没有可以类比的。形容稀有少见。>>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举世无伦

名葩异卉 [成语]
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名贵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名葩异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4-06 15:17
 除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 都是 理解: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画面: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