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水结冰为什么从内部开始?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4:24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4-03 00:17
放在冰箱里的矿泉水,结冰总是从中央开始,为什么不是从凉的较早的表面开始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4-03 00:53
我见过你说的情况
因为我们是把矿泉水先冻结实后拿出来放在白色的保温盒里,由于融化,肯定是从外向内,你看到这种情况后,所以得出结论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4-03 05:45
矿泉水中有杂质,使得水的密度各地方不同(比如蔗糖水溶液),中间凝固点升高先结冰也不是没有可能
  • 2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4-03 04:09
不对吧 没结成时内部会有很多条状的 应该叫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反正不是从外也不是从内 是一些冰晶先出现
  • 3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4-03 03:32
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密度也随着变化。当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1.0 g/cm3)最大。所以,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浮于水面上。当气温低于0℃时,冻结的冰浮在水面上形成冰盖,而水的内部蕴藏的热量大,表面冰层的传热性能不好,冰下的水冷却得很慢
  • 4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03 02:24
一般液体在冻结的时候都是从容器表面或内部杂质开始,因为这样比从液体中心冻结花费更少的吉布斯自由能(G)。(原因是这样会有较小的表面积。)至于是否出现向里伸展的针状晶体则取决于里外的温差。 至于在小摊上看到内部结冰的矿泉水瓶,那是因为靠外面的冰已经化掉了~~
  • 5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4-03 01:18
水在约4℃时密度最大。冬天气温下降,上层湖水的温度随着降低,而湖底的水温度较高。水温高于4℃时,由于热胀冷缩,湖面上温度低的水密度较大,要下沉,湖底温度高的水密度较小,要上升,因而形成对流,使全部湖水不断冷却。 当整个湖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这是因为水的温度在0℃—4℃之间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的缘故。所以当气温继续下降,上层湖水的温度降到4℃以下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不再下沉,不能形成对流,湖底水的温度能长时间保持在4℃。 当上层湖水温度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湖面开始结了层薄冰。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温度才能降到0℃并结成厚厚的冰。俗语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