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注释,急急急急急急!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22:24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2-06 09:19
要新版的,我是七年级的学生,用的书是改版后的,我书忘记带了。就要书52和53面下面的那个注释,急需,帮帮我,谢谢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2-06 09:52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6362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
温故: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贤:贤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择:选择。
从:学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弘毅:刚强勇毅。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凋:凋谢。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希望可以帮到您,很荣幸为您服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06 11:04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成为“四书”。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36362《论语》共20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子:先生,指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第一则语录中摘取的两三个字儿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蓝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有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做的事。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从所舒从。
  • 2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2-06 10:22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成为“四书”。《论语》共20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子:先生,指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第一则语录中摘取的两三个字儿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 3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2-06 10:02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2636362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12,2,过,则勿惮改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固步自封,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为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1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求吃得好,住得好,勤奋做事少承诺,按照高尚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 12,4,君子不器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成为单纯的工具。” 12,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要按照自己的言论去行动,而且要始终如一。” 1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小人搞小圈子而不团结。” 12,7,君子无所争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 孔子说:“对于君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射箭比赛之类。比赛时,相互礼让上场。比赛后,共同欢饮。即便在争的时候也保持君子风度。” 12,8,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邻居。” 12,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12,10,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会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2,1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12,12,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他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12,13,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以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