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9:33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02 21:47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小题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2分) (1)西南隅 (2)四闼 【小题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4分)(1)尝驾黄鹤 ( ) (2)遂以名楼( )(3)上倚河汉( ) (4)坐窥井邑( )【小题3】翻译下列各句。(4分)(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2)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小题4】本文依次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内容?(2分) 【小题5】文中哪几句突出了黄鹤楼的巍峨高大?(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小题6】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不同的)诗。(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1-02 21:55
【小题1】yú tà 【小题2】曾经 命名 靠着 远眺【小题3】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小题4】依次介绍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等【小题5】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小题6】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给划线字注音要注意不能望形生音,字读半旁音。“西南隅”中的“隅”应读“yú”,不能误读成“ǒu(偶)”;“四闼”中的“闼”应读“tà”不能误读成“dá(达)或fá(阀)”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给划线汉字注音的能力。点评: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懂这段文字,体会文段中的情感,然后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拼音,做题时要注意一些形近字和同音字,给汉字注音时注意不能望形生音。【小题2】试题分析:“尝”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曾经”的意思,不能与“卧薪尝胆”中的“尝(品尝)”意思相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的意思;“倚”也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靠着”的意思,不能与“倚赖”中的“倚(依靠)”相混;“坐窥”中的“窥”是个古今异义字,在这里是“远眺”的意思,今义:偷看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能力。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1)句中的关键词有“事(这件事)”、“列(记载)”、“存(保存)”;(2)句中的关键词有“重檐(两层屋檐)”、“翼(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4】试题分析:这道题很明显是提取信息的题目“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黄鹤楼的地理位置;“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黄鹤楼外观雄伟高大;“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黄鹤楼建筑结构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从选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小题5】试题分析:“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这很明显是从原文中提取信息的题目,审题后我们仔细阅读原文,可从“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中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从选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小题6】试题分析: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学生答题时应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正确率较高的诗句来默写。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佳作的积累和默写能力。点评:这道提示性的默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积累能力,学生平时如注重这方面的积累,那做题时,就能信手拈来;反之,就会束手无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02 22:20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