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杨柳”!!!!!!!!
不满意的不要!!!!!!!!!!!1
杨柳的典故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09:01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2-05 16:0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2-05 16:39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的意象多代表送别时的情思缠绵,而“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杨柳”却大不相同。
民谚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宋·秦观的《江城子》中说:“西城杨柳弄春柔”,唐·杜甫的《腊日》写道:“漏泄春光是柳条”。
在我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
而在凉州,气候寒冷,杨柳不发。羌笛横吹出的怨声应该对着春风不度,不应记在杨柳的账上。
民谚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宋·秦观的《江城子》中说:“西城杨柳弄春柔”,唐·杜甫的《腊日》写道:“漏泄春光是柳条”。
在我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
而在凉州,气候寒冷,杨柳不发。羌笛横吹出的怨声应该对着春风不度,不应记在杨柳的账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2-05 17:31
折柳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