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①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4:16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1-03 03: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②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  ③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④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⑤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⑥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绺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望,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漫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⑦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⑧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⑨你没觉察到么?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正当中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的一顾,但在生命力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憾恨?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么?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⑩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惚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1)这篇作品记述了作者对三件事物的艺术感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作答)(2)本文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荣与衰,生与死,推及到人生,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阅读⑧⑨两段,归纳作者的几点思索。(3)第⑧段结尾一句,抒写了什么样的感悟?文章结尾时描绘“物我同一”的境界,又有什么深意?(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落日”“花朵”“青春”三幅画面都具有“动”的色调与气势,其中蕴涵着作者奔涌的情思与澎湃的诗情。B.作品的艺术结构玲珑剔透,于变化中见贯通始终的意脉,记叙了对“美”的追捉,抒写了对“真”的感悟。C.一般隽永而深刻的散文,会把读者引向哲理的境界,本文所揭示的哲理是“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价值却是无限的”。D.关于少女的描写,作者采用了虚虚实实的笔法,把推测悬想其内心活动与实写其外貌情态结合起来,突出她的生命活动和青春之美。E.文中刹那间见终古、须臾间悟人生的议论,完全可以当作人生的箴言。景物画面也涵容哲理思索的光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03 04:05
答案:4.CD;解析:(1)  参考答案:夕阳的美 花朵的美 少女的美  解析: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逐个归纳,注意用自己的话表述。(2)  参考答案:伟大与渺小,青春与衰老,人生短暂与无限生命价值之间的辩证法则。  解析:要抓住作者在这两段中所描写的三种事物,注意提炼出关键词语。(3)  参考答案:(1)感悟“真”。  (2)深意:我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风云同在,一并获得了永恒的存在,即作者感悟的“真”与“美”永存不灭。或归结“真”与“美”的联体意趣。  解析:注意挖掘语句的深层含意,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C项对本文所揭示的哲理的总结失之偏颇;D项关于少女的描写并非只为突出“她”(这一个)的生命活动,而是把她当作“青春”的化身来加以描写的,在景物画面里涵容着更深刻的哲理思索的光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03 05:33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