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说北魏文成帝的皇位并非合法化得来?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21:55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2-14 05:38
为什么说北魏文成帝的皇位并非合法化得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2-14 06:08
经过两代北魏君主的推行,“兄终弟及”的鲜卑旧制基本已经废止。按照“父子相继”传承新制,作为前太子拓跋晃的长子,在南安王拓跋余当了二百多天的皇帝后被杀,也论不上随后登基的拓跋?F。那为什么他还登上了帝位?其身后的支持人都是谁?
太武帝拓跋焘杀掉太子拓跋晃后,相当于已经废掉了太子,拓跋?F几乎相当于没有机会了。此时拓跋焘的儿子还有四个,分别是三儿子东平王拓跋翰、四儿子南安王拓跋余以及更小的广阳王拓跋建和临淮王拓跋谭。
太武帝拓跋?最后一次南征之时,并没有按照正常太子监国,而是把太子拓跋晃派去北征柔然,留在平城主持的是四子拓跋余。随后太子被诛,给于了拓跋余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不可抑制的野心。
但是按照“长者为序”的道理,拓跋余的上边还有两个哥哥,二哥早年夭折,三哥为东平王拓跋翰。随后宗爱以赫连皇后的名义下诏,召进执掌朝中军政大权的尚书左仆射兰廷、侍中薛提、和正三人,以及东平王拓跋翰。提早埋伏的小黄门将其一一杀死,迎接南安王拓跋余登基称帝。
明摆得有预谋的顺理成章,矛头直指南安王拓跋余
戏剧性的是在拓跋余登上帝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就把国库内的存储赏赐光了。当了二百多天皇帝的拓跋余便被因拥立有功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宗爱趁祭祀宗庙的时候将其杀死,一年内连杀两位皇帝的太监,也是后世所不多见的。
不论按照哪种类继承制度,这个时候能够登基的是广阳王拓跋建和临淮王拓跋谭,或者拓跋余的儿子。
曾经环绕太子拓跋晃身边的鲜卑贵族们,杀掉了宗爱,拥立当时只有十三岁的拓跋?F为帝,便是文成帝。
继承大统后除了原来拓跋晃身边的鲜卑贵族外,谁的既得利益最大?是有“劬qu劳保护”之功常太后为首的后宫集团。常太后是谁?拓跋晃的奶妈,因为“子贵母死”制度在拓跋?时期开始试行试行后,到拓跋嗣时期便合法化了。但是指定的看护人并非其他嫔妃,而是专门的保母。拓跋焘的保母是窦太后,史上记载很少,一个保姆能够成为太后,这也就能够看出其随后的地位。当时拓跋焘的皇后是赫连皇后,但是因为宗爱所杀大臣用的是她的诏书,不管是假借还是真实参与,在宗爱被除掉后自然也就丧失权势了。剩余的左右昭仪、夫人、贵人等等,要么是亡国之女,没有朝内外戚的支持。比如左右昭仪分别是北燕亡国冯弘之女冯郎之妹和北凉亡国沮渠蒙逊之女,夫人是柔然可汗吴提之女,贵人则是赫连皇后的妹妹。
文成帝的生母郁久闾氏在其登基后的一个月后便被处死,当时后宫中权势最大的居然是拓跋晃的保姆,被封为保太后。
如果按照“父子相继”制度,应该是拓跋余的儿子。但是如果按照鲜卑旧制“兄终弟及”的话,便是拓跋余的两个弟弟,文成帝仅有的两位叔叔:广阳王拓跋建和临淮王拓跋谭。
文成帝登基后的一个月内,这两位皇叔均无疾而终了。
常太后的亲戚全部则在随后的岁月里被重用,四个月后,保太后变成皇太后。
文成帝能够继位,自然少不了其身后的政治角逐,也就是说他的皇位得来并不合法。
随后的全国各地的谋反事件不断,有皇族血统的拓跋族人纷纷为了皇位起兵。比如拓跋焘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拓跋?堂弟的儿子拓跋崇父子,随后均被讨伐押解至京城处死。
还有原来拓跋晃身边的鲜卑族大臣,因为拥立有功,自然更是有恃无恐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随后都被一一以谋逆罪问斩。当时有个罪名叫“有怨谤之言”,“宗爱之乱”中没有站在拓跋?F这边的大臣一一贬黜或处斩,被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以至于今天上朝的官员和明天上朝的官员大部分都不认识的现象发生。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内部争斗有多么的激烈。
所空缺的位置需要填充,自然是最信得过的人。于是,保太后的亲戚们纷纷登上大雅之堂。虽然常太后于460年死去,也就是云冈石窟开始动工的那一年,但是并不影响她的权势:两个哥哥,常英,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常泰,安东将军,朝鲜候。常氏的弟弟,常喜,镇东大将军,祠曹将军,带方公。三个妹妹皆封为县君。妹夫,王睹,平州刺史、辽东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