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言文过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2:06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1-31 03:56
文言文过的意思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1-31 04:05
问题一:文言文中“完”是什么意思? 完 wán
形容词义:
1、形声字。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完,全也。——《说文》
巢非不完也。——《荀子·劝学》
完全富足而趋赵。——《荀子·议兵》
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三国志·华佗传》
不如伐蜀之完也。——《战国策·秦策一》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贾谊《治安策》
不能独完。——宋·苏洵《六国论》
无一完者。——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2、坚固。
3、充足;充实。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后汉书》
动词义:
1、完成;结束。
那夜安公子早已完卷。——《儿女英雄传》
2、偿付或缴纳。
3、重新整修。
父母使舜完廪。——《孟子·万章上》
缮完葺墙。——《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
5、保守。
6、修筑。
名词义:
1、古代轻刑之一。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刑法志》
2、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3、山羊。
4、地名。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5、水名。即今黑龙江。
6、通“院”。墙垣。
7、姓。问题二:过来过去的过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
由今溯古问题三:“是”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
〈名〉
(1)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国人口普查中,总数非常少,已属极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灏亮
〈代〉
(1)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2)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的场所);
(5)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
〈动〉
(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又如:他不是学生
(9)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尝试。用同“......余下全文>>问题四:文言文中“然后”是什么意思?? 从前,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有个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细腰身,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叫赏心悦目,能使满堂生辉。有些生得苗条柔弱的大臣还因此受到了楚灵王的赞美、提拔和重用。
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便千方百计地实行减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围变小。他们不约而同地注意节制饮食,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也在所不惜;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减肥的绝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首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部束紧。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许多人便渐渐失去了独立支撑身体的能力,往往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
如此这般,经过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国的满朝文武官员们全都变成了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的废物,这又怎么能担当得起治理国家、保卫疆土的重任呢?
“楚王好细腰”的闹剧说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灵王以个人的好恶去规范臣下的行为,并以丹决定亲疏,这就必然会引起下属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宠。如此上下互动,渐成风气,势必会酿出大祸,危害国家,毁掉个人。应该说,这个历史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如何安身立命,也不失为一个深刻的教训。问题五:使在哪篇文言文中出现过,分别是什么意思 1、命令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3)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2、派遣。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2)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肴之战》
3、使唤、役使、支使。
(1)人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恣君之所使之。——《触龙说赵太后》
4、出使。
(1)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
(2)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使者。
(1)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汉书·苏武传》
(2)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6、假如、如果。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苏洵《六国论》
(2)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