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要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7 06:23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4-26 14:21
要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26 15:52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


  内部条件: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林木条件(年龄结构、蓄积结构、径级结构、林种结构、树种结构、生长量情况等)


  外部条件:经济条件、政策法规、社会、文化、经营管理水平、公众参与等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最大贡献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认识到森林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在培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才能使森林持久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始终是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永续利用强调单一商品或价值的生产,以单一的木材生产和木材产品的最大产出为中心,把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放在从属的位置,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源源不断地、均衡地向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这一理论主要考虑到的是森林蓄积的永续利用,以木材经营为中心,忽视了森林的其它功能、森林的稳定性和真正的可持续经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4-26 16:54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和牧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由于长期对土地掠夺性开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但在不少地区其效果却是事倍功半。世纪之交,为了加速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重大举措收到良好效果,凡认真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区,群众思想观念,农、牧业生产方式开始改变,生态、经济开始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如陕西省的吴起县,通过全面退耕还林还草,大力种植沙棘和苜蓿等,不仅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草业、牧业、农业和沙棘等产业化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以草为主的草地畜牧业还未走出几十年来陷入的困境。即使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国家的补偿政策仍重林轻草,还草和发展草业比退耕还林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影响着草地保护和建设。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是林地不可替代的主要植被类型,它既是保护土地免受侵蚀而退化的绿色屏障,又是该地区草地畜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些地区,草地一旦被开垦,不但农地生产力不稳,而且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成为沙尘暴之源。实践证明,在这类地区大面积发展乔木林是难以成功的,往往成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很低的小老树林;而恢复适于放牧的草灌植被则比较稳定,且有利于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早在1935年,美国土壤学家梭颇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之土壤”中就指出:“吾人分析以往黄土区农业失败之原因,知黄土高原大部实皆不应耕锄,而宜专种牧草,借以避免侵蚀之发生。”2000年,中国工程院任继周、山仑院士也先后提出:“草业、畜牧业应是整个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西部发展,草为先”的著名论断。但实际情况是,几十年间专家的呼吁和政府的号召并未产生相应的成效,草地的保护和建设至今仍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畜牧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最近进行了有关调研的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著名专家杨文治和梁一民研究员。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畜牧业长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黄土高原从东南到西北因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差异,天然植被亦呈地带性分布,依次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年降水量550毫米以上)、森林草原带(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干草原带(年降水量250~450毫米)和荒漠草原带(年降水量250毫米以下)。人们常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大部分处于干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在这两个地带土壤水分生态条件恰处于水分补偿失调和土壤强烈干旱区,因此其天然植被只能是以旱生的草本、半灌木和灌木植物组成的荒漠草原和草原植被类型,植被盖度一般为0.3~0.5。尽管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一些小生境也能生长稀疏的乔木树种,主要是适宜散生的树种,但就大面积而言,已没有林地生长的水分条件,也没有适宜的成林树种,这是由土壤水分生态环境决定的。人们曾根据一些散生树种生长良好,就误认为适地适树,用于造林,结果并不如愿。相反,这些地区种植草和灌木,其稳定性和生态经济效益都更好。此外,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容易起沙的沙地,如有盖度0.3~0.4的草被覆盖地表,防治风蚀的效果比空间郁闭度0.3~0.4、而地表裸露的乔木林效果要好。但长期以来,在造林种草中,多存在重林轻草、重乔轻灌倾向。实际上,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发展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草(灌)地都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必须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对草(灌)地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保护、不建设,甚至为了眼前微小的经济利益开荒种地、超载滥牧、乱挖药材等行为,导致草原退化、沙化等加剧,破坏了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一旦遭到破坏,要恢复、重建是十分困难的。草地保护和建设不受重视,这是该地区草地畜牧业长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国家对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应有合理补偿 在适宜造林地区,国家对退耕还林采取了补偿措施,但退耕还草,特别是退牧还草得不到应有补偿。在草原、荒漠草原地区,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是该地区群众生存的经济来源。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以促进植被恢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