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明英宗时期的大臣李贤的女婿程敏政主持科考出了一道题,当年只有两个人答出,其中一个就是唐寅,那道题是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05:53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4-04 18:24
明英宗时期的大臣李贤的女婿程敏政主持科考出了一道题,当年只有两个人答出,其中一个就是唐寅,那道题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4-04 18:51
#e#史唯疑》卷四亦记:“程敏政会闱发题,用刘静修《退斋记》为问,时罕知者。徐经、唐寅坐是得祸。记具载刘因集中。科场尚正大明白,不炫奇僻;程此问,原措大气。”今查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其第三道题是:

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的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篁墩文集》卷十)

题中被称为“旷世而见”的四位“豪杰之士”,乃指张载、杨时、陆九渊和许衡。其中涉及许衡的话,即所谓“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典出元儒刘因《退斋记》。按:许衡(1209——1281)字仲平,怀庆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学者称鲁斋先生。他初与窦黜相与讲习,“出入经传,泛滥释老”,(《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后从姚枢游,获闻程朱理学,以朱熹《小学》、《大学或问》、,《四书集注》等传授生徒,提倡纲常名教。仕元,官至中书左丞。至元七年(1270),上书“论列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世祖忽必烈不听,遂“谢病请解机务”,然仍受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以理学教授蒙古子弟。后因权臣作梗,“诸生廪食或不继”,办学缺少经费,学生吃饭都成了问题,名望很高的国子祭酒也难当下去了,所以他不得不在至元十年(1273)辞归乡里。(据《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许衡因此发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感叹。刘因(1249——1293)对许氏自请罢中书执政而就国子之举,甚为不满,故作《退斋记》讥诮之,谓:“世有挟老子之术以往者,以一身之利害,节量天下之休戚 ,而终必至于误国而害民。然而特立于万物之表,而不受其责。而彼方以孔孟之时义、程朱之名理自居不疑,而人亦莫之夺之,是乃以术欺世,而即以术自免。”[5](《静修文集》卷二)程敏政以之为据,出题试士,意在“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因为他认为学者只有对“前贤之所造诣”,“问之审、辨之明”,才能“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但这道题的内容,委实有些“奇僻”,博学如清儒全祖望,初读刘因《祠记》,内有语曰:“文正(许衡)得时行道,大阐文风,众人宗之如伊洛,先生斥之曰:‘老氏之术也!’”谢山方疑《退斋记》乃“静修讥鲁斋而作也,然未敢质言之”,及至读虞集为安敬仲《默庵集》所作序,方定刘因所指乃许衡。(参见《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附录·书文靖退斋集后〉),同书卷九十〈鲁斋学案·附录·题文正集后〉)这就难怪当时士子对这道试题“多不通晓”,罕有知者了。程敏政据然得一能通晓题意的试卷,自然喜出望外,“甚异之,将以为魁”。不料竟因之而引发一场轩然风波,喜剧顿时成了悲剧。

这场风波就是由前述程敏政主考“鬻题”一事引发的。据说考生徐经、唐寅从敏政处“先得题意”,且唐寅“又举第一”,人们怀疑这是一桩考试舞弊案,于是在朝廷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主考官程敏政、考生徐经、唐寅、言官华昶都进了监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