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等持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20:54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1-04 03:10
定慧等持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1-04 03:44
问题一:至观双运是什么意思 止观双运是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方法和指导原则,又作止观双修、定慧等持。佛教禅定包含了“止”和“观”两大部分。“止”,梵文Sa—matha,音译奢摩他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观”,梵文Vipasyna,音译毗婆奢那,即正观察力,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止为息内,就是心平息,不受杂念的干扰,如同平息水面的波纹。观有两种,一是“慧观”,即用佛陀教示的知见观察分析,也就是用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我执;二是“胜观”,即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轻安。 止和观是佛教禅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佛教修习中,止观必须兼顾,如果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无明的智慧而究竟圆满;如果只修观不修止,不仅已经修得的止容易退失,遇到烦恼障碍的时候,无从对治,心也不能寂定,观就无法成就。因此佛教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否则就会偏向外道。 佛教中修习止观及入止观双运的门径很多。修行者依哪一种次第入门,主要根据自己的根性和习惯,随从一门而入,而不必限定在现成的次第上。中国佛教中,对止观双运探讨较多的是天台宗。智顗将各种禅法中的修习次第概括为四种:一、次第,从止入观,循序渐进,依现成之法;二、非次第,或直入观门,不受现成之法的限定;三、次第非次第,于次第渐修中不依次第法,如在修止至任何一个定时,修观得慧;四,非次第次第,于非次第中依次第,顿悟之后返修止门。 一般来说,止观双修的次第,大都从止入观而达止观双运。小乘南传禅法从“四十业处”入慧地,大乘念佛禅从持名、观想入实相念佛,密乘或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或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修止至何定心要入修观,也因所持禅法不同而有别。《瑜伽师地论》和《菩提道次第论》等,皆以修止至初禅未到地定以上,身心轻安为奢摩他时为修观所依的定。当然,也有从观直接进入止观双运的,以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圆顿止观等为代表。智顗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说:“或有声闻从初发心即修慧行,发电光三昧得四果,未具初禅,为欲满足有为功德故。”直从修观而入止观双运的这类修行法门可视为渐门中的顿门,也就是次第禅的直入法。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则是另一种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修行方式。惠能融禅定止观于行住坐卧之中,这与他以慧摄定,将定、慧统一于无念之心有密切的关系。《坛经》中说:“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定慧等的提法在佛经中早已存在,但多是定多修慧、慧多修定,定慧均等,可以修得的意思。惠能的定慧等则是定慧无二无别,不可相分,同时定慧又是自性本有,不假修习。惠能的禅法既不以系心一缘而修止,也不以闻思修慧以修观,而是以人们当下念念无住的本觉之心为依持,由定慧一体直入一行三昧。这一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非上根利智之人不能达到。问题二:佛教名词《入三摩地》是什么意思? 三摩地又被翻译作三昧
三摩地梵文为(Samadhi),正翻为三摩地或三摩提或者三昧。讲“三昧”者,为一音之转,是为讹音。三摩地意为:定慧等持,因此三昧不只是“定”,而是有“定”有“慧”,且定慧须均等,以定多即偏于沉寂,慧多即易失于掉举,故定慧须均等。又,三摩地之成分即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奢摩他是止,止即是定;毗婆舍那即是观,观即慧。是故欲成就三昧,须先修奢摩他(止),得止后再修毗婆舍那(观),止观皆成就后,止观双运,维持定慧均等,即是三摩地。
三昧是佛法修行的具体成就,也是诸贤圣断惑证真,成就法身功德的重要“工具”;若无三摩地,则一切修断、证悟皆不可能,何况欲证圆通,则更加不可能。以此故知欲证圆通,须先入三摩地;入了某种三摩地,以此三摩地之力而证的圆通,即称为某种圆通。如楞严经中月光童子入“水观三摩地”,以“水观三摩地”力所证之圆通,即是“水大圆通”。又如乌刍瑟摩明王以“火光三昧”力而证的圆通,即称为“火大圆通”。又如观世音菩萨入耳根圆通三摩地,而证“耳根圆通”。其他圆通亦皆如是,皆依其因地之三摩地而得名。又,“观”的梵文是毗婆舍那(Vipasana)故知三摩地实是佛法中一切修证的转捩点或决胜点。
入三摩地就是【得“入三摩地”之定慧等持的境地】。问题三:禅修是什么意思? 5分即是以禅定的方式来修行,也即是以定慧等持的方式来修行。
《坛经》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问题四:佛教里面的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四禅八定是禅定修习过程中,由初禅未到地定之后逐步升进的色界四层禅与无色界四层定的合称。佛教将世界的空间层次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指的是没有脱离饮食男女之欲望的世界;色界指的是脱离了欲望,但依然存在色相,即物质形相的世界;无色界指的是物质现象全然不存在的世界。欲界众生修习的最高层次是未到地定,还不是真正的禅定。色界禅定分为四个阶段,即“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依次修习此四禅,最后可到达无色界的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色界的四禅定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合称为“八定”。
初禅是修禅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言语止息、心情平静,驱除了任何不善心,不再生起恶念,内心感受到脱离了欲界之后的喜乐。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寻又译为觉,指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心中尚存有粗分别,即没有达到一念的境地。伺又译为观,指内心的观察,伺比寻进了一步,内心只存有细分别。喜,指内心欢喜的感觉,修禅者体会到脱离欲界烦恼、没有欲望困扰的欢喜。乐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感受到的身心舒泰的快乐。心一境性指心在定境中保持专注不动。初禅已经脱离欲界,所谓“离生喜乐”,但还有寻、伺的心理活动和喜、乐的心理状态存在。
二禅觉观止息,寻、伺这两种心理活动亦不复存在。二禅的四支为内等静、喜、乐、心一境性。内等静是脱离了觉、观的思维观察活动之后,内心所达到的平静状态,不再有语言、思想的烦恼。二禅的喜和乐是“定生喜乐”,与初禅的“离生喜乐”有所不同。前者是已经体会到定的状态而生出的喜乐,后者是初离欲界产生的喜乐,前者比后者高了一个层次。二禅摆脱了寻、伺,但还有喜、乐的心理状态。
三禅去掉了喜。三禅的五支为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行舍就是去掉喜心,不为二禅所得之轻安沾沾自喜,而调动正念和正慧继续修习。喜念已除,取而代之的是脱离了喜心的妙乐,修习者可以体会到这种妙乐源源不断而来,即所谓的“离喜妙乐”。同时,心达到更高层次的心一性境。三禅去除了喜,但还保留了乐的心理活动。
四禅舍念清净。四禅的四支为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心一境性。行舍就是舍弃了全部喜、乐的心理活动。此时,人的内心已经没有妄念,即使动起念头,也可以全部由自己操控,达到念清净。到了这个境界,禅修者心中已不再感受苦、乐的不同状态,而是住于非苦非乐的平等之地,这就是“非苦乐受”。
四禅是色界中最高层次的禅定,仍然保有色相、色身。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层次的禅定,也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空无边处定:空是虚空。修行者进入此定,观察自己的身体,觉得内外通彻,唯见虚空,诸色相都已经不存在,内心一片明净,没有障碍,自如自在。
识无边处定:识是心。由于一心念空,但虚空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已经定下的心念很容易重新散开,于是舍弃向外所求的虚空,而转向观察自己的内心,与识相应之后,心定不动,唯有现在、过去、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心不分散。
无所有处定:现在、过去、未来诸识在心中显现,无量无边,也能破坏内心的定。只有做到没有心识,心无所依靠,才算得安稳。于是舍弃心识,心念专系于无所有处,怡然寂静,不再发生念想。
非想非非想处定:识无边处定还包含了念想,无所有处定则是无想,而这里既要舍弃前面的念想,达到“非想”,又要舍弃前面的无想,达到“非非想”。身处无所有处定的境界好像如痴如醉,如明如暗,因为有无明的遮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乎一心专精,对于非......余下全文>>问题五:“三昧”是什么意思?“如来常在三昧,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 三昧,就是正定,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昏沉,感觉苦恼,是不正常的。佛呢,是定慧等持,定慧均衡。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以佛才能光开方便法门,普度众生。问题六:请问师父这句话中的\“修习止观”是什么意思? 止者定也。观者慧也。修习止观就是要定慧双修。定慧等持。经里面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持戒只是修定的基础。念佛法门圆收三学。简便易修。望多加留心。问题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出自《遗教经》。意思是一心不动而觉性常灵,觉性常灵而一心不动。一心不动谓之定,觉性常灵谓之慧,这样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制心一处。从大处来说就为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就可以理顺散乱心,把精力放到佛法修学上,精进修学后智慧得开,理智得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就都成了小问题,不但可以智慧处理,更可以利用世事为修学助缘,成为历事练心的最佳道场。制心一处就会“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
(见蓝蝶非梦的解答,略有改动)问题八:我想知道楞严经中的”楞严“是什么意思? “首楞严”:又译为“首楞伽摩”。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解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简言之即自利化他二事,亦即福德、智慧二事,或自受用、他受用(法身与应化身);详言之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蕅(ǒu)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简称《弥陀要解》)云:“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以及六波罗蜜、四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灭受想定、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悉皆成就、坚固、不动不坏、称为“首楞严”。
若以本经而言,则为依于如来秘密之本修因(真如本性、或如来藏性)而起修,历六十阶,证二十五圆通,而契入如来觉性大海,坚固不动、不生不灭,从而从体起用,称为“首楞严三昧”。“三昧”者,定慧等持,定以自持,慧以化他。是故此三昧境界,即是佛之境界,此定即是佛定。佛自住于此三昧,用以自利、化他也。换言之,佛菩萨之一切度生事业,皆是在三昧中行,非于散乱中行(——散乱何能度生耶?!)如《准提陀罗尼经》中,释迦牟尼世尊为“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准提三昧)”,而说出“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又如《地藏十轮经》述地藏菩萨每于晨朝,入于首楞伽摩三昧(即首楞严三昧)、加持众生。故知佛菩萨之定,非沈空味著之小定,乃自利化他、一体成就之大定。
参考资料:成观法师《楞严经义贯》
三摩地梵文为(Samadhi),正翻为三摩地或三摩提或者三昧。讲“三昧”者,为一音之转,是为讹音。三摩地意为:定慧等持,因此三昧不只是“定”,而是有“定”有“慧”,且定慧须均等,以定多即偏于沉寂,慧多即易失于掉举,故定慧须均等。又,三摩地之成分即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奢摩他是止,止即是定;毗婆舍那即是观,观即慧。是故欲成就三昧,须先修奢摩他(止),得止后再修毗婆舍那(观),止观皆成就后,止观双运,维持定慧均等,即是三摩地。
三昧是佛法修行的具体成就,也是诸贤圣断惑证真,成就法身功德的重要“工具”;若无三摩地,则一切修断、证悟皆不可能,何况欲证圆通,则更加不可能。以此故知欲证圆通,须先入三摩地;入了某种三摩地,以此三摩地之力而证的圆通,即称为某种圆通。如楞严经中月光童子入“水观三摩地”,以“水观三摩地”力所证之圆通,即是“水大圆通”。又如乌刍瑟摩明王以“火光三昧”力而证的圆通,即称为“火大圆通”。又如观世音菩萨入耳根圆通三摩地,而证“耳根圆通”。其他圆通亦皆如是,皆依其因地之三摩地而得名。又,“观”的梵文是毗婆舍那(Vipasana)故知三摩地实是佛法中一切修证的转捩点或决胜点。
入三摩地就是【得“入三摩地”之定慧等持的境地】。问题三:禅修是什么意思? 5分即是以禅定的方式来修行,也即是以定慧等持的方式来修行。
《坛经》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问题四:佛教里面的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四禅八定是禅定修习过程中,由初禅未到地定之后逐步升进的色界四层禅与无色界四层定的合称。佛教将世界的空间层次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指的是没有脱离饮食男女之欲望的世界;色界指的是脱离了欲望,但依然存在色相,即物质形相的世界;无色界指的是物质现象全然不存在的世界。欲界众生修习的最高层次是未到地定,还不是真正的禅定。色界禅定分为四个阶段,即“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依次修习此四禅,最后可到达无色界的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色界的四禅定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合称为“八定”。
初禅是修禅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言语止息、心情平静,驱除了任何不善心,不再生起恶念,内心感受到脱离了欲界之后的喜乐。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寻又译为觉,指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心中尚存有粗分别,即没有达到一念的境地。伺又译为观,指内心的观察,伺比寻进了一步,内心只存有细分别。喜,指内心欢喜的感觉,修禅者体会到脱离欲界烦恼、没有欲望困扰的欢喜。乐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感受到的身心舒泰的快乐。心一境性指心在定境中保持专注不动。初禅已经脱离欲界,所谓“离生喜乐”,但还有寻、伺的心理活动和喜、乐的心理状态存在。
二禅觉观止息,寻、伺这两种心理活动亦不复存在。二禅的四支为内等静、喜、乐、心一境性。内等静是脱离了觉、观的思维观察活动之后,内心所达到的平静状态,不再有语言、思想的烦恼。二禅的喜和乐是“定生喜乐”,与初禅的“离生喜乐”有所不同。前者是已经体会到定的状态而生出的喜乐,后者是初离欲界产生的喜乐,前者比后者高了一个层次。二禅摆脱了寻、伺,但还有喜、乐的心理状态。
三禅去掉了喜。三禅的五支为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行舍就是去掉喜心,不为二禅所得之轻安沾沾自喜,而调动正念和正慧继续修习。喜念已除,取而代之的是脱离了喜心的妙乐,修习者可以体会到这种妙乐源源不断而来,即所谓的“离喜妙乐”。同时,心达到更高层次的心一性境。三禅去除了喜,但还保留了乐的心理活动。
四禅舍念清净。四禅的四支为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心一境性。行舍就是舍弃了全部喜、乐的心理活动。此时,人的内心已经没有妄念,即使动起念头,也可以全部由自己操控,达到念清净。到了这个境界,禅修者心中已不再感受苦、乐的不同状态,而是住于非苦非乐的平等之地,这就是“非苦乐受”。
四禅是色界中最高层次的禅定,仍然保有色相、色身。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层次的禅定,也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空无边处定:空是虚空。修行者进入此定,观察自己的身体,觉得内外通彻,唯见虚空,诸色相都已经不存在,内心一片明净,没有障碍,自如自在。
识无边处定:识是心。由于一心念空,但虚空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已经定下的心念很容易重新散开,于是舍弃向外所求的虚空,而转向观察自己的内心,与识相应之后,心定不动,唯有现在、过去、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心不分散。
无所有处定:现在、过去、未来诸识在心中显现,无量无边,也能破坏内心的定。只有做到没有心识,心无所依靠,才算得安稳。于是舍弃心识,心念专系于无所有处,怡然寂静,不再发生念想。
非想非非想处定:识无边处定还包含了念想,无所有处定则是无想,而这里既要舍弃前面的念想,达到“非想”,又要舍弃前面的无想,达到“非非想”。身处无所有处定的境界好像如痴如醉,如明如暗,因为有无明的遮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乎一心专精,对于非......余下全文>>问题五:“三昧”是什么意思?“如来常在三昧,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 三昧,就是正定,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昏沉,感觉苦恼,是不正常的。佛呢,是定慧等持,定慧均衡。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以佛才能光开方便法门,普度众生。问题六:请问师父这句话中的\“修习止观”是什么意思? 止者定也。观者慧也。修习止观就是要定慧双修。定慧等持。经里面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持戒只是修定的基础。念佛法门圆收三学。简便易修。望多加留心。问题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出自《遗教经》。意思是一心不动而觉性常灵,觉性常灵而一心不动。一心不动谓之定,觉性常灵谓之慧,这样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制心一处。从大处来说就为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就可以理顺散乱心,把精力放到佛法修学上,精进修学后智慧得开,理智得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就都成了小问题,不但可以智慧处理,更可以利用世事为修学助缘,成为历事练心的最佳道场。制心一处就会“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
(见蓝蝶非梦的解答,略有改动)问题八:我想知道楞严经中的”楞严“是什么意思? “首楞严”:又译为“首楞伽摩”。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解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简言之即自利化他二事,亦即福德、智慧二事,或自受用、他受用(法身与应化身);详言之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蕅(ǒu)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简称《弥陀要解》)云:“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以及六波罗蜜、四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灭受想定、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悉皆成就、坚固、不动不坏、称为“首楞严”。
若以本经而言,则为依于如来秘密之本修因(真如本性、或如来藏性)而起修,历六十阶,证二十五圆通,而契入如来觉性大海,坚固不动、不生不灭,从而从体起用,称为“首楞严三昧”。“三昧”者,定慧等持,定以自持,慧以化他。是故此三昧境界,即是佛之境界,此定即是佛定。佛自住于此三昧,用以自利、化他也。换言之,佛菩萨之一切度生事业,皆是在三昧中行,非于散乱中行(——散乱何能度生耶?!)如《准提陀罗尼经》中,释迦牟尼世尊为“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准提三昧)”,而说出“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又如《地藏十轮经》述地藏菩萨每于晨朝,入于首楞伽摩三昧(即首楞严三昧)、加持众生。故知佛菩萨之定,非沈空味著之小定,乃自利化他、一体成就之大定。
参考资料:成观法师《楞严经义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