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君士坦丁大帝为什么扶植基督教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04:33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1-26 21:00
君士坦丁大帝为什么扶植基督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1-26 21:37
基督教本身作为下层人民的宗教团体,在宗教信仰自由的罗马帝国,与帝国上层本无根本性对立冲突。但是从历史的事实来看,早期基督教遭到罗马政府的排斥和迫害是情理之中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虽然罗马帝国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但同时要求所有宗教信仰必须与崇拜皇帝相结合。恰恰根据基督教教义,教徒只敬拜上帝而不崇拜国君,这是对立于帝国中心神权统治的根基的,自然无法被历届皇帝容忍;
另一方面,基督教对罗马本土的流传下来的原始神祗宗教充满了排斥,视其余宗教皆为异教。并明文要求断绝与罗马帝国崇拜的神祗的关系。这会引起罗马社会大多数阶级的公愤和反对,从而被帝国定为非法宗教,受政府排斥,教徒多受迫害。
随着帝国不断衰落和动荡,这时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帝国人民,反而从基督教普世思想中看到摆脱苦难和获得灵魂永生的希望,他们迫切希望基督教带来的精神慰藉。因此,尽管罗马统治者实行压制与迫害政策,基督教仍在继续发展并广为传播。
在经过多位皇帝一系列的迫害以后,基督教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越发茁壮。成长迅猛的这股社会宗教力量显得势不可挡,罗马统治者终于开始意识到,任何试图暴力消灭基督教的努力都将是徒劳,要想使其不动摇帝国统治的根本,唯有以招揽的方式利用其为帝国服务。
公元311年帝国颁布《宽容赦令》,承认基督教的信仰自由并停止迫害基督教徒,这成为基督教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布《米兰赦令》,基督教合法地位被官方承认,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也逐渐变为扶植使其变为帝国官方宗教。到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00多名主教参加的尼西亚宗教会议,会议秉承君士坦丁的意图,制定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规定了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和教会法规,并将基督教完全置于帝国政权的控制之下,确立了罗马皇帝对基督教会的最高领导权。
因此,尼西亚会议被称为是教会史上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它为教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基督教教义的统一过程就是从尼西亚会议开始的。同时它也标志着罗马政府从信仰、神学、组织等各个方面全面控制了基督教,使基督教会成为罗马政府的一个统治工具。往后帝国开始颁布法令禁止一切异教崇拜,焚书禁异,一步步将基督教扶植喂唯一帝国国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1-26 21:48
在某次战役中其面临失败的境地,他向身边人员许愿,如果能获胜就信仰基督教,最后那次战役他奇迹般的胜利了,所以就遵从了自己的誓言. 不过他真正入教是在他死前,在牧师面前进行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