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是什么地方啊?在那啊?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07:19
- 提问者网友:缘字诀
- 2021-01-29 03:50
云南凤庆是什么地方啊?在那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1-29 04:31
凤庆县地处滇西纵谷南部,临沧地区北部,位于北纬24°13′~25°02′,东以99°31′~100°13′。面积3335平方千米,。东与南涧、云县相连,南与云县永德毗邻,西与昌宁交界,北与昌宁、魏山接壤。县城距昆明605千米,距临沧行政公署123千米。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河流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澜沧江从西北向东穿境而过,江上正在建设国家级大型水电站——小湾电站,澜沧江支流黑惠江、迎春河、顺甸河纵横切割,形成四大峡谷。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
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县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37种117个点。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称蒲门。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为濮人,即百濮,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和,,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通宝州、庆甸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顺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隶迤西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民国三十八年(1649年)属蒙经第十一行政区195
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3月属大理专区。1954年8月26日改名为凤庆县。1956年改属临沧专区(后称临沧地区)。1959年初与云县合并,称凤云县,年底分开,恢复凤庆县建制。
目前,凤庆全县辖七乡八镇,居住着汉、彝、白、苗、回、满、黎、傣、佤、藏、布朗、拉祜、僳僳、壮、纳西、布衣、哈尼、蒙古、景颇、阿昌、羌、普米、东乡等23个民族,共有人口42万。
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上下千年的沧海桑田,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从古到今,凤庆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美?称。先民有自己的语言,有优美的山歌和情歌,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有动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万历初年,土府勐寅就购经、史子、集,创建聚书楼(又名万能卷楼)。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府米璁创设育贤书院,从此,兴义学,修馆舍蔚然成风。可考的有龙泉馆、育贤馆、乐育馆、牛街馆、阿鲁司馆、石洞寺馆、汇英馆、翊文馆、南北馆、松林塘馆、萃文馆、会文馆、蚕桑学校、县立中学、女子师范、省立中学、县卫生院等。民国17年(1928年)图书馆创建,民国20年11月民众教育馆创建。其间,文化团体也相继创办。清道光末年有吟秋诗社,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1900、1901年)有海棠诗社,民国十八年有春有文艺月刊社,同时创有新剧团。各文艺社及教育局、中学、小学,先后出版过《文艺月刊》、《春潮》、《晨曦》、《教育季刊》、《县立初级中学一览》、《民众周刊》、《三月刊》、《顺宁日报》、《青年旬刊》、《旬刊》、《季刊》、《半月刊》等12种。
凤庆是一个文物古迹众多的县份,已出土的战国时代铜钺、铜剑、铜鼓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达100多件。而从建筑上说,现存的也为数不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文届建筑群是云南现存的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整个建筑由鸣凤阁、崇圣殿、棂星门、龙门、泮池五个单元沿一中轴线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气势恢宏,金黄色碧壮丽。茶马古道上横跨在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建于乾隆26年(1761年),历史上滇西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通道。它长100余米,宽4米,高悬于滚滚波涛16米之上,悬挂在两岸悬崖峭壁之间,犹如一条腾空的巨龙,气惯长虹。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石洞寺,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寺内建成有大殿和两厢房,寺前有耸立于兀石之上的云岩双阁,两阁之间石桥相通,阁下建有拱桥,莲花池,地势险峻,风景独异。更有寺内院中茶花一株,合抱有余,花开之时,一片红霞映天。县城东面7公里处的座红龟山,山头有一座名为文笔塔的宝塔。文笔塔兴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塔高17级,35米。登临其境而环顾,有“四面云山来眼底”之势。座落于凤城西边的凤山
烈士陵园,是解放后兴建的又一名胜。它勘测于1950年11月,1955年批准兴建。园内正中有方型烈士纪念塔一座,高5.5米,上面镌刻着在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46位烈士英名及“你们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你们事业中”等题词、对联、背面是《修建烈士碑志》。现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到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平时也有不少人前往瞻仰。可以说如今它已成为凤城又一个风景优美的胜地。如此等等,凤庆的名胜实在不胜枚举。
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县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37种117个点。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称蒲门。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为濮人,即百濮,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和,,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通宝州、庆甸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顺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隶迤西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民国三十八年(1649年)属蒙经第十一行政区195
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3月属大理专区。1954年8月26日改名为凤庆县。1956年改属临沧专区(后称临沧地区)。1959年初与云县合并,称凤云县,年底分开,恢复凤庆县建制。
目前,凤庆全县辖七乡八镇,居住着汉、彝、白、苗、回、满、黎、傣、佤、藏、布朗、拉祜、僳僳、壮、纳西、布衣、哈尼、蒙古、景颇、阿昌、羌、普米、东乡等23个民族,共有人口42万。
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上下千年的沧海桑田,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从古到今,凤庆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美?称。先民有自己的语言,有优美的山歌和情歌,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有动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万历初年,土府勐寅就购经、史子、集,创建聚书楼(又名万能卷楼)。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府米璁创设育贤书院,从此,兴义学,修馆舍蔚然成风。可考的有龙泉馆、育贤馆、乐育馆、牛街馆、阿鲁司馆、石洞寺馆、汇英馆、翊文馆、南北馆、松林塘馆、萃文馆、会文馆、蚕桑学校、县立中学、女子师范、省立中学、县卫生院等。民国17年(1928年)图书馆创建,民国20年11月民众教育馆创建。其间,文化团体也相继创办。清道光末年有吟秋诗社,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1900、1901年)有海棠诗社,民国十八年有春有文艺月刊社,同时创有新剧团。各文艺社及教育局、中学、小学,先后出版过《文艺月刊》、《春潮》、《晨曦》、《教育季刊》、《县立初级中学一览》、《民众周刊》、《三月刊》、《顺宁日报》、《青年旬刊》、《旬刊》、《季刊》、《半月刊》等12种。
凤庆是一个文物古迹众多的县份,已出土的战国时代铜钺、铜剑、铜鼓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达100多件。而从建筑上说,现存的也为数不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文届建筑群是云南现存的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整个建筑由鸣凤阁、崇圣殿、棂星门、龙门、泮池五个单元沿一中轴线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气势恢宏,金黄色碧壮丽。茶马古道上横跨在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建于乾隆26年(1761年),历史上滇西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通道。它长100余米,宽4米,高悬于滚滚波涛16米之上,悬挂在两岸悬崖峭壁之间,犹如一条腾空的巨龙,气惯长虹。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石洞寺,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寺内建成有大殿和两厢房,寺前有耸立于兀石之上的云岩双阁,两阁之间石桥相通,阁下建有拱桥,莲花池,地势险峻,风景独异。更有寺内院中茶花一株,合抱有余,花开之时,一片红霞映天。县城东面7公里处的座红龟山,山头有一座名为文笔塔的宝塔。文笔塔兴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塔高17级,35米。登临其境而环顾,有“四面云山来眼底”之势。座落于凤城西边的凤山
烈士陵园,是解放后兴建的又一名胜。它勘测于1950年11月,1955年批准兴建。园内正中有方型烈士纪念塔一座,高5.5米,上面镌刻着在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46位烈士英名及“你们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你们事业中”等题词、对联、背面是《修建烈士碑志》。现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到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平时也有不少人前往瞻仰。可以说如今它已成为凤城又一个风景优美的胜地。如此等等,凤庆的名胜实在不胜枚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01-29 05:16
凤庆县地处滇西纵谷南部,临沧地区北部,位于北纬24°13′~25°02′,东以99°31′~100°13′。面积3335平方千米,。东与南涧、云县相连,南与云县永德毗邻,西与昌宁交界,北与昌宁、魏山接壤。县城距昆明605千米,距临沧行政公署123千米。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河流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澜沧江从西北向东穿境而过,江上正在建设国家级大型水电站——小湾电站,澜沧江支流黑惠江、迎春河、顺甸河纵横切割,形成四大峡谷。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
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县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37种117个点。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称蒲门。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为濮人,即百濮,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和,,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通宝州、庆甸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顺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隶迤西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民国三十八年(1649年)属蒙经第十一行政区195
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3月属大理专区。1954年8月26日改名为凤庆县。1956年改属临沧专区(后称临沧地区)。1959年初与云县合并,称凤云县,年底分开,恢复凤庆县建制。
目前,凤庆全县辖七乡八镇,居住着汉、彝、白、苗、回、满、黎、傣、佤、藏、布朗、拉祜、僳僳、壮、纳西、布衣、哈尼、蒙古、景颇、阿昌、羌、普米、东乡等23个民族,共有人口42万。
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上下千年的沧海桑田,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从古到今,凤庆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美?称。先民有自己的语言,有优美的山歌和情歌,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有动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万历初年,土府勐寅就购经、史子、集,创建聚书楼(又名万能卷楼)。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府米璁创设育贤书院,从此,兴义学,修馆舍蔚然成风。可考的有龙泉馆、育贤馆、乐育馆、牛街馆、阿鲁司馆、石洞寺馆、汇英馆、翊文馆、南北馆、松林塘馆、萃文馆、会文馆、蚕桑学校、县立中学、女子师范、省立中学、县卫生院等。民国17年(1928年)图书馆创建,民国20年11月民众教育馆创建。其间,文化团体也相继创办。清道光末年有吟秋诗社,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1900、1901年)有海棠诗社,民国十八年有春有文艺月刊社,同时创有新剧团。各文艺社及教育局、中学、小学,先后出版过《文艺月刊》、《春潮》、《晨曦》、《教育季刊》、《县立初级中学一览》、《民众周刊》、《三月刊》、《顺宁日报》、《青年旬刊》、《旬刊》、《季刊》、《半月刊》等12种。
凤庆是一个文物古迹众多的县份,已出土的战国时代铜钺、铜剑、铜鼓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达100多件。而从建筑上说,现存的也为数不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文届建筑群是云南现存的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整个建筑由鸣凤阁、崇圣殿、棂星门、龙门、泮池五个单元沿一中轴线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气势恢宏,金黄色碧壮丽。茶马古道上横跨在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建于乾隆26年(1761年),历史上滇西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通道。它长100余米,宽4米,高悬于滚滚波涛16米之上,悬挂在两岸悬崖峭壁之间,犹如一条腾空的巨龙,气惯长虹。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石洞寺,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寺内建成有大殿和两厢房,寺前有耸立于兀石之上的云岩双阁,两阁之间石桥相通,阁下建有拱桥,莲花池,地势险峻,风景独异。更有寺内院中茶花一株,合抱有余,花开之时,一片红霞映天。县城东面7公里处的座红龟山,山头有一座名为文笔塔的宝塔。文笔塔兴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塔高17级,35米。登临其境而环顾,有“四面云山来眼底”之势。座落于凤城西边的凤山
烈士陵园,是解放后兴建的又一名胜。它勘测于1950年11月,1955年批准兴建。园内正中有方型烈士纪念塔一座,高5.5米,上面镌刻着在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46位烈士英名及“你们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你们事业中”等题词、对联、背面是《修建烈士碑志》。现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到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平时也有不少人前往瞻仰。可以说如今它已成为凤城又一个风景优美的胜地。如此等等,凤庆的名胜实在不胜枚举。
希望你满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