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绍兴古代是哪个国家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9:18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1-27 21:30
绍兴古代是哪个国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27 21:50
问题一:哪个古代国家的都城在绍兴 越国
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践回到了越国。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将国都从诸暨迁往会稽(绍兴).
越国首都大部分时间在诸暨,被吴国打败后才搬到绍兴,在绍兴的时间很短,网上那么多人说绍兴,大概是说的绍兴地区吧,因为现在诸暨是属于绍兴管辖的问题二:现代的绍兴是古代的哪里 绍兴古称“会稽kuai ji、山阴”,世界文化名城,春秋越国、吴越、南宋等朝代的古都问题三:浙江在古代属于哪个诸侯国 中国古代有历朝历代!
你问的是诸侯国,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很显然属于越国,都城在现在的绍兴,最为熟悉的勾践是第39代越王!后来吴国灭越国,杭州也就归入吴国,吴国的都城在现在的苏州,后来勾践灭吴复国,复归越国!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国,杭州自然归楚!!!
另外时期杭州的归属:
三国时期,归属东吴,就是孙权建立的吴国!孙权是杭州富阳人!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首都!建立者钱镠。也就是我们杭州人说的钱王!西湖边不是有钱王祠吗,就是纪念他的!问题四:上虞在古代属于什么国 上虞是浙江建县最早县之一,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
据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
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
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
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
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问题五:绍兴自古以来的名字,明朝叫会稽山阴,宋朝叫绍兴,那唐朝等另外朝代时叫什么? 绍兴的别名有:会稽,山阴,越州,吴州,吴会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越国。
秦:会稽、大越、山阴。
隋:越州。
宋:绍兴。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治吴(今苏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鄮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县不变。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于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
之后一直正统叫绍兴。但是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唐朝以及之后的朝代也会叫绍兴 越州 吴州等别称。问题六:嵊州在古代是哪个国 嵊州,是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和余姚,南毗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全市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嵊州是越剧故乡,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有书圣故里、天下第一瀑、绍兴温泉城等。
如果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嵊州属于越国或楚国,如果是三国时期,那么嵊州属于吴国,如果是五代十国时期,那么嵊州属于吴越。望采纳=-=问题七:古代叫绍兴四年、绍兴五年是什么意思??? 南宋宋高宗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命运会繁荣昌盛起来,兴旺起来。
建炎之后是绍兴。绍兴是宋高宗的第二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绍兴这个年号从公元1珐31年到公元1162年,共用三十二年。绍兴元年,岁在辛亥。时当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九年。问题八:绍兴的历史简介 。 有关的名人分别是谁?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上虞、永兴、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武德七年(62*****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都督府,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朱元璋丙午年(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清因明制。清咸丰十一年(18*****太平军攻占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属太平天国。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山、会两县隶属复旧。宣统三年(19*****月,裁山、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绍兴县,隶属浙江军政府。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十六年,废道,绍兴县区属省。二十四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翌年,以数名区,绍兴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年四月,日军陷绍兴,县政府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政令仅及龙会、稽东两乡。6月,绍兴城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设汪伪绍......余下全文>>问题九:绍兴有哪些名胜古迹 绍兴作为一个人才辈出的城市,拥有很多名胜古迹。
1鲁迅故里
2周恩来故居
3兰亭
4吼山
5东湖
6大禹陵等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