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01:03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12-28 05:52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D.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马上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

2.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2-28 06:53
【答案】

1.D

2.在孔子的观念中,出仕为官是为了替君王分忧,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但是,当时的当政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不屑与之为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兴国安邦的能力却听任国家误入歧途,这也是“不仁”,于是又答应出仕。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是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因为孔子不想见阳货,但依礼又必须回礼。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考查点与文言文阅读的文意理解题重复了,个人认为不够合理。文化经典题本应重在考查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的理解及分析,而不是对文意的简单理解。

2.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第二个文段的含义,第二个文段表面意思是不愿与“鄙夫”为伍,因为“鄙夫”为官是为了一己之私。然后结合第一个文段阳货的话,分析即可得出孔子为官的原因应为替君主分忧,替百姓谋利。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

点评:文化经典题比较难,首先是文意的理解学生有难度,所以应有适当的注解,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其次,文段思想的理解更难,最好选择关系较紧的文段,否则学生很难下手。本题的文段理解难度过大,但两个材料的联系还是挺紧密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12-28 07:18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