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号”核潜水艇依靠核能提供的动力航行,它可以在海水中潜行,也可以在海面上航行.对此,小红对潜水艇的浮力大小作了如下猜想:
A.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潜水艇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B.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潜水艇浸在液体里的深度有关;
C.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不同海域的海水密度有关;
D.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潜水艇的形状有关;
接着,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橡皮泥A、细线、水、盐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请你根据小红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
(1)你可以选用序号为________的两次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小红选用了序号为④和⑧的两次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你认为她的做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她只关注了________的改变,而忽视了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小红在设计本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D.等效替代法
(4)图⑥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远征号”核潜水艇依靠核能提供的动力航行,它可以在海水中潜行,也可以在海面上航行.对此,小红对潜水艇的浮力大小作了如下猜想:A.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潜水艇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2:50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12-31 07:0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12-31 07:23
解:
(1)当选用实验②③或⑦⑧时,液体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故可得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选用实验③④或⑤⑥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的深度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故可得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当选用实验④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得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红选用了序号为④和⑧的两次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时,她只关注了改变物体的形状,而忽视了控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
(3)小红在设计本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图⑤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4.0N-2.8N=1.2N,
图⑥中金属块与容器的底部接触,受到的浮力不能用称重法测量,
但⑤⑥中金属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和盐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gV排可知,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1.2N.
故
(1)当选用实验②③或⑦⑧时,液体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故可得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选用实验③④或⑤⑥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的深度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故可得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当选用实验④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得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红选用了序号为④和⑧的两次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时,她只关注了改变物体的形状,而忽视了控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
(3)小红在设计本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图⑤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4.0N-2.8N=1.2N,
图⑥中金属块与容器的底部接触,受到的浮力不能用称重法测量,
但⑤⑥中金属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和盐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gV排可知,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1.2N.
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2-31 07:4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