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洞庭山 梅花 译文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07:42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12-25 21:43
洞庭山 梅花 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2-01-22 06:19
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1];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2],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
  庚子正月八日,自昆山发棹,明日渡湖,舍于山之阳路苏生家。时梅花尚未放,余亦有笔墨之役,至元夕后始及游事[3]。
  十七日,侯月鹭、翁于止各携酒至郑薇令之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
  其明日,乃为长圻之游,盖长圻梅花,一山之胜也。乘篮舆,一从者携襆被屐过平岭,取道周湾,一路看梅至杨湾,宿于周东藩家。
  明日,东藩移樽并絜山中酒伴同至长圻。先至梅花深处名李湾,又止湖滨名寿址者,怪石屴崱,与西山之石公相值[4]。太湖之波,激荡其涯,远近诸峰,环拱湖外。既登高丘,则山坞湖村二十余里,琼林银海,皆在目中。还,过能仁寺,寺中梅数百株,树尤古,多答藓斑剥。晴日微风,飞花满怀。遂置酒其下,天曛酒阑,诸君各散去,余遂宿寺之翠岩房。
  自是日,令老僧为导,策杖寻花,高下深僻,无所不到。某胜处,有所谓西方景览胜石、西湾骑龙庙者。每日任意所之,或一至,或再三,或携酒,或携菜及笔砚弈具,呼弈客登山椒对局.仍以其间。闲行觅句,望见者以为仙人。足倦则归能仁寺。山中友人,知余在寺,多携酒至,待于花下。往往对客吟诗挥翰,无日不醉。余意须俟花残而去。
  二十四日,路氏复以肩舆来迎,遂至山之阳。
  明日,策杖至法海寺。归途闻曹坞梅花可观,雨甚,不能往,遥望而已。
  又明日,往翁港看梅,复遇雨,手执盖而行。
  二月朔,天初霁。薇令语余:“家园梅花尚未残,可往尽余兴。”欣然诺之。薇令尚在书馆,余已先步至其园,登高阜而望,如雪者未改也。徘徊池上,则白梅素质尚妍,玉叠红梅,朱颜未凋,绿萼光彩方盛,虢国淡扫,飞燕新妆[5],石家美人,玉声珊珊,未坠楼下,佳丽满前,顾而乐之。就偃树而卧,方口占诗句未成,而薇令自外至。薇令读书学道,吾之畏友,顾取余狂兴高怀,出酒共酌。时夕阳在树,花容光洁,落英缤纷,锦茵可坐。酒半,酌一卮环池行,遍酹梅根,且酹且祝。已复大醉,每种折一枝以归。
  探梅之兴,以郑园始,以郑园终。以梅花昔称五岭、罗浮[6],皆远在千里之外,无缘得至;区区洞庭,近在咫尺,聊以自娱。在长圻遇九年前梅花主人,已不复相识,盖颜貌之衰可知矣。而世事如故,吾之行藏如故,能无慨然?昨为薇令述之。薇令曰:“人生逆旅,又当乱世,九年之后,尚得无恙,复来寻花,已为幸矣。”其言尤可悲也。已复自念,惟当乱世,故得偷闲山中耳,半月之际,勿谓易得也。退而为之记。
————来自百度知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2-01-22 07:26
原文 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 庚子正月八日,自昆山发棹,明日渡湖,舍于山之阳路苏生家。时梅花尚未放,余亦有笔墨之役,至元夕后始及游事。 翻译: 江苏吴中的梅花,要数玄墓、光复两座山最为出名,刚进入春天的时候游人便会纷纷而至,车马中的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洞庭梅花不必这两座山差,而且又在偏远的洞庭湖之中,很少有 游人到达那里。所以啊我年来都会避开玄墓、光复这两个地方,专门到洞庭湖中观赏梅花。庚子正月八日,乘船送昆山出发,第二天渡过洞庭湖,在山南路便的苏生家居住。这时梅花还没有开放,我也就做些画画写字之类的事,到了正月十五后才开始准备游玩的事。 原文: 十七日,侯月鹭、翁于止各携酒至郑薇令之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 翻译: 正月十七,侯月鹭、翁于止两人各代了就来到郑薇令的花园。花园中有梅花百余株,一眼看去如雪一般,芬芳的花香就飘荡在袖间。临近池塘的地方也生长着几棵,绿色的花萼像玉一样层层相叠红白色的梅花镶嵌与期间。仓古枝干和繁盛的花朵,交相映照在池塘的清波之中。其中一颗梅花横于水面之上。我酒喝正当尽兴,便躺在它的上面,看水中的额花影和人影。灵感突然涌现,随口咏诵了两首绝句,大醉而归。 原文: 其明日,乃为长圻之游,盖长圻梅花,一山之胜也。乘篮舆,一从者携襆被屐过平岭,取道周湾,一路看梅至杨湾,宿于周东藩家。 明日,东藩移樽并絜山中酒伴同至长圻。先至梅花深处名李湾,又止湖滨名寿址者,怪石屴崱,与西山之石公相值。太湖之波,激荡其涯,远近诸峰,环拱湖外。既登高丘,则山坞湖村二十余里,琼林银海,皆在目中。还,过能仁寺,寺中梅数百株,树尤古,多答藓斑剥。晴日微风,飞花满怀。遂置酒其下,天曛酒阑,诸君各散去,余遂宿寺之翠岩房。 翻译: 正月十八,才到长圻游玩,大概长圻的梅花,也就凭借着一座山还可以观赏。乘坐篮舆小轿,大家一起翻山通过平岭经过周湾,一路赏梅到杨湾,晚上在周东藩家住宿。第二天,东藩和絜山中酒伴一同来到长圻,先去了梅花林深处的李湾,在湖边的有名的寿山前停止。怪石嶙峋,山势锋利,与西山的石公山要相对望。太湖的水泊,拍打着寿山的悬崖,远近的山峰,外湖的外边环绕。然后登上高耸的山丘,则小山,船坞,湖水,村庄二十余里,放佛是玉雕的树林,白色的海洋,全部收入严重。回来,路过能仁寺,寺中的的梅花有几百株,树的年龄格外古老,有很多苔藓生长在树上,看上去斑斑点点,晴天时候微风佛过,梅花便随风飘落满怀,这时候在树下饮酒作乐,天色变暗,酒席结束,大家各自散去,我便借宿在寺中的翠岩房。 原文: 自是日,令老僧为导,策杖寻花,高下深僻,无所不到。某胜处,有所谓西方景览胜石、西湾骑龙庙者。每日任意所之,或一至,或再三,或携酒,或携菜及笔砚弈具,呼弈客登山椒对局.仍以其间。闲行觅句,望见者以为仙人。足倦则归能仁寺。山中友人,知余在寺,多携酒至,待于花下。往往对客吟诗挥翰,无日不醉。余意须俟花残而去。 翻译: 第二天,让老的僧人作为向导,扶着手杖寻找梅花,高矮偏避,没有不到的地方,在景色美好的地方,有被称为西方景览胜石、西湾骑龙庙的地方。每天都随意选择地方,有的时候知道一处,有的时候要到几处,有时带着酒,有时带着菜或者笔墨纸砚,棋具等。召唤登山的客人来对弈几局,就这样在其中游玩,偶尔做几句诗词,其他人都以为见到了仙人。累了,则回到能仁寺。山中的朋友知道我在寺中居中,经常带着酒前来拜访,我便于梅花树下宽待他们。常常和客人一起挥毫泼墨,没有那天不醉的。我的想法是像这样一直等待梅花残落方才离去。 原文: 二十四日,路氏复以肩舆来迎,遂至山之阳。明日,策杖至法海寺。归途闻曹坞梅花可观,雨甚,不能往,遥望而已。 又明日,往翁港看梅,复遇雨,手执盖而行。 翻译: 正月二十四日,路苏生又称坐着轿子前来迎接我,所以我有趣了山的南面。第二天,持手杖到了法海寺,回来的时候听说曹坞梅花可以观赏,雨下的非常大,不能去。只能在远处遥望了一下。又过了一天,前往翁港赏梅,又遇到了雨,这次手持着雨伞行走。 原文: 二月朔,天初霁。薇令语余:“家园梅花尚未残,可往尽余兴。”欣然诺之。薇令尚在书馆,余已先步至其园,登高阜而望,如雪者未改也。徘徊池上,则白梅素质尚妍,玉叠红梅,朱颜未凋,绿萼光彩方盛,虢国淡扫,飞燕新妆,石家美人,玉声珊珊,未坠楼下,佳丽满前,顾而乐之。就偃树而卧,方口占诗句未成,而薇令自外至。薇令读书学道,吾之畏友,顾取余狂兴高怀,出酒共酌。时夕阳在树,花容光洁,落英缤纷,锦茵可坐。酒半,酌一卮环池行,遍酹梅根,且酹且祝。已复大醉,每种折一枝以归。 探梅之兴,以郑园始,以郑园终。 翻译: 二月初一,雪后初晴,郑薇令对我说:“我家的花园中的梅花尚未凋残,可以前往已尽兴致。”我非常高兴的应允。郑薇令还在书馆的时候,我已经先到了他的花园,登上高处举目远眺,梅花像雪一样没有改变。在池塘上徘徊,则白色的梅花还在争艳,红梅如玉相叠,颜色并没有什么凋敝,绿色的花儿光彩依旧鲜艳,像是虢国夫人的容颜,又似姓赵的舞姿,这玉石般的美人,如玉般发出珊珊的响声,还没有叨叨楼下,美丽的容貌已经浮现在眼前,看到这样的景象令人非常高兴。随身靠着树躺下,想做几句诗词还没有成句,郑薇令从外面进来,郑薇令喜欢读书和学道,是我的好朋友,故意蹭着高兴,取出酒来一起共饮。这时候夕阳垂落树梢,画衬出的光线格外整洁,落英纷纷,坐垫褥在上,酒喝到一半,饮下一杯酒后环绕池塘而行,把酒倾倒在梅树的根部,边倒边祝贺,又是一次大醉,每种梅画都了折了一枝然后离开,探寻梅花的兴致,从 郑家的花园开始,在郑家的花园中结束了这次出行。 原文: 以梅花昔称五岭、罗浮,皆远在千里之外,无缘得至;区区洞庭,近在咫尺,聊以自娱。在长圻遇九年前梅花主人,已不复相识,盖颜貌之衰可知矣。而世事如故,吾之行藏如故,能无慨然?昨为薇令述之。薇令曰:“人生逆旅,又当乱世,九年之后,尚得无恙,复来寻花,已为幸矣。”其言尤可悲也。已复自念,惟当乱世,故得偷闲山中耳,半月之际,勿谓易得也。退而为之记。 翻译: 因为梅花被著称的地方有五岭、罗浮,都在千里之外,没有机会到达。也就这洞庭,近在咫尺,聊以为自娱自乐。在长圻遇到了九年前的梅花主人,已经认不出了,只能通过大体的容貌来辨识,而这环境还和以前一样 ,我的行迹也和之前一样,这样又怎么会没有点慨叹。昨天跟郑薇令讲述这件事,郑薇令说:“人生就像是一场逆行的旅程,现在有正逢乱世,九年之后,没有遭遇什么病痛灾祸,能够再次到这里寻花,已经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了。”他的话中透露着悲伤,我也经常劝解自己,也只有在这乱世,才能在这山中偷闲度日,这个半月个的时间,以后不可能在轻易获得。索性把它记录下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