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冬日最应补些什么?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3 17:37
  • 提问者网友:欲望失宠
  • 2021-05-03 07:39
可恶的冬天又来啦,怎办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5-03 08:07

一般体质

建议1:吃火锅喝清热饮退火

有的人属于平性的一般体质,不会口干舌燥,长痘痘,也不会怕冷。进补不须过量,否则油脂会摄取过多。吃锅类取暖时加白萝卜/白菜/茼蒿等蔬菜。火锅属性燥热,任何体质若有上火,建议喝以生地/麦冬/甘草/天花粉各2钱,冲泡500CC热水的清茶饮退火,防口干舌燥。

建议2:服六味地黄丸补肾

有的朋友冬天时会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气,不过一般人服用前应要咨询医生建议用量再服用。

建议3:天冷吃温补药膳

一般体质为较健康体质,但天气冷还是要进补增加热能,可选如药炖排骨/当归鸭等温补药膳,但只在天气冷时吃几次即可。

建议4:每天早上一杯温性果汁

每天早上会喝一杯蔬菜汁,增加纤维质摄取,冬天将核桃/栗子等温性核果类,煮熟后加水打汁;或将偏温性的南瓜切快,放进微波炉加热煮熟,再加开水或牛奶打汁。但燥热体质者有口干/便秘时要停喝。

虚症体质

建议1:脚底/脖子注意保暖

四肢易冰冷/气血循环较不好,加上气管也不好,建议在冬天绝对会保护好脚底跟脖子,穿袜子和戴丝巾/围巾保护,避免受到风寒。

建议2:吃凉性食物选中午

身体偏虚症的人,在冬天真的想吃如瓜类等凉性食品,可在中午阳气重时吃,较不会影响身体,或是煮熟后再吃。

建议3:生姜橘皮泡澡

用生姜/橘子皮泡澡,促进气血循环/增加身体热能,改善手脚冰冷。这方式也适用怕冷的寒症体质或一般体质,热性体质就不适用,以避免让体温更高。

建议4:冬虫夏草增免疫力

有的朋友在冬天因担心感冒,会特别吃冬虫夏草磨粉来增强免疫力,这方式适合各种体质。

建议5:补气血吃人参鸡

有的朋友会每天喝一瓶燕窝来润肺,据说其他体质都可以喝,但一天不要超过2瓶,避免摄取过高糖分。

寒症体质

建议1:橙子代替橘子

体质偏寒的朋友,尽量不吃冬天盛产的橘子,因为吃橘子会引起咳嗽等呼吸道问题,身体也会觉得冷。建议体质虚寒的人若喜欢吃柑橘类,可选较不寒的橙子代替。

建议2:吃葡萄补血

虚寒体质的人可选如苹果/葡萄等偏平性或温性水果,对养生帮助大。

建议3:姜片姜泥泡脚

寒症体质的人冬天可依照个人习惯,选择将老姜用洞口较小的刨死器磨成泥再泡在热水中,或是用姜片加水煮开再加点冷水来泡脚,约泡15到20分钟,泡时按摩脚底/来促进血气循环。一般体质或是虚寒可用姜片泡脚,但热性体质的人因体温高就不需要泡。

建议4:红酒促循环

建议在冬天每天约喝50CC的红酒,因为红酒可增加血液循环,红酒的多酚物质也有抗氧化的作用,对需要补血的女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热性体质

建议1:挑白葡萄酒暖身

有的朋友体质是属于手脚温热。口干舌燥的燥热体质,在冬天喜欢喝较清凉的白葡萄酒,对血液循环有帮助,同样可以达到养生的作用。

建议2:选温凉补食材

有的朋友手脚温热,会以萝卜/苦瓜/芥菜等较凉补食材来养生,吃橘子/梨子等可退火的水果。

建议3:早睡晚起助健康

冬天虽冷,但依经脉运行,冬天是收藏季节,要早睡晚起依顺天地时辰,对身体健康有益,有的朋友夏天约晚上9点睡觉,早上4点起床,但冬天约晚上9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如果着段时间没办法睡觉/起床,也会弹性改成晚上10点上床,早上8点起床。

建议4:多运动增热能

建议朋友在冬天也要多运动,因为多运动才能产生热能,来对抗严寒。早上有空就要晨跑或骑脚踏车。体质较偏寒冷的人可选温水游泳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5-03 11:01

滋补肾阳

多吃板粟

  • 2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5-03 10:30
随着一阵阵冷风带来的寒意,气候宜人的秋季渐渐离我们远去,天寒地冻、万物收藏的冬季即将到来。众所周知,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寒”。传统医学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御严寒,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冬季到来时,营养物质在体内也最易吸收和储存。   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常言道“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冬令进补对体虚者的疗效也已被现代医学所证明。其原因有:一、补药、补品一般属温性的较多,适用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二、腻滞厚味的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三、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于保存,连续使用不会变质;四、客观上来说,人体为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也需要增加营养和热量。同时,进补也是人们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需要。 补肾填精,宜为温补   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而肾是人体的根本所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它滋五脏的阴气,发五脏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调养摄取食物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冬季调养摄取的食物宜温性,常以鹿肉、狗肉、羊肉、麻雀、韭菜、虾仁、栗子、胡桃仁来温补肾阳;以海参、龟肉、芝麻、黑豆等填精补髓。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观点,冬季温补类的食品含热量较高,营养丰富,滋养作用强,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脂肪、糖、矿物质等。对一般人来说,每日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1.5克蛋白质,1克脂肪,6克糖类。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来说,每天摄入90克蛋白质、60克脂肪、360克碳水化合物比较适合。 持续进补,适量适度   针对自身体质类型,在冬季对症进补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正常体质的人群更要注意选择抗衰老、强身健体的膳方,坚持注重冬季养生进补,既补充足 够营养,又保护人体阳气。   但要注意,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不宜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损害健康。   有些体质不宜进补   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宜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若有大热、大渴、便秘、五心烦热等症状者,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待病情稳定,且请中医师诊治后才可继续进补。   滋润防燥是关键   冬天虽然清爽,但过于干燥,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更是如此。这里的人们难免会经常感到唇干舌燥。空气干燥、气候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引起咳嗽,而这类咳嗽大多为燥咳,所以治疗方法应以润肺生津为主,防干燥。如吃些煲老糖水(用冻水放入陈皮、冰糖煲约2小时即成)、胡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效果都不错。   注重食补,巧用补品   虽然冬季进补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强身,但还要注意方法适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许多人往往习惯于在冬季服些人参、鹿茸、阿胶、黄芪之类,这些补品对人体各有益处,但如果服用不当则不仅不会见效,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所以,冬令进补养生,首先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病后肠胃功能虚弱的人更是如此。   通过调整饮食,补养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和全身状况的康复,将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另外,食补与药补两大类补品各有千秋。一般来说,虚证明显或病后虚弱者,初期宜用药补;虚证不明显,目的是健身,或药补后体虚已有改善者,不妨有选择地食补。   冬季宜用“膏滋”和“底补”   说到冬令进补,大家经常会提到“膏滋”和“底补”两种方式。   膏滋,是指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复方经多次加热煎煮后,加糖、胶而熬制成的稠厚半固剂型。膏滋内含大量的蜂蜜或糖,甘甜爽口,营养丰富,并且大部分杂质已被除去,体积小,携带方便,是一种深受欢迎的营养保健剂。   膏滋具有悠久历史,明清是使用的鼎盛时期。由于膏滋价格昂贵,封建社会仅为少数达官显贵享用。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膏滋以其防治疾病、滋补强身及抗老延年的显著功效备受人们青睐。   “底补”又作“引补”。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但又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现象。如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红枣成羊肉大枣汤,也有同样功效。
  • 3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5-03 09:40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如今食补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种菜系哪种烹饪方法,几乎都离不开“汤”。可以说,“汤”和“食补”几乎成了近义词。其实,古人早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

  “汤”在当今的饮食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无论中餐还是西餐,无论佳肴还是便饭,汤都是餐桌上的宠物,不少国家还有自己的“名汤”,例如俄国的罗宋汤,美国的咖喱牛肉汤,日本的海带汤……我国则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有喝不同汤的习惯,诸如老鸭汤、黄豆小排汤、荠菜豆腐汤等。嗜汤、喜汤、品汤已是时尚,非凡是在外面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喝上一碗滋味鲜香、营养丰富的汤,感觉真是非凡的暖和。

  中西餐饮,各色汤品来争宠

  汤的做法,在我国餐饮文化中,可分为滚汤、煮汤和炖汤。滚汤就是把水煮沸后,加上蔬菜肉类等汤料,再煮滚一下,加上调料即可饮用。煮汤则是要经过两三小时慢火煮熬,而且是先把水煮滚了才下煲汤材料,要求肉类原件入锅,先煮2小时,再捞起肉来切成大块,放回汤中再煮一小时。炖汤则是用炖盅隔水来炖。炖盅要上盖,封上纱纸,这样才能避免炖时有水蒸气流失,还需在汤里加些姜及红枣调味并增加营养。

  西餐也有汤文化,简单地分为清汤和浓汤。常见的西式清汤,是利用牛骨煮成的“汤底”临时加上配料制成,以蛋白使之产生澄清透明效果。至于浓汤,有忌廉汤、菜汤、蓉汤等品种。

  烹制汤品,选料搭配要合理

  烹饪汤品,有很多讲究。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料要得当,这是制好汤的要害。我们常见的制汤的原料,一般为动物性原料,包括鸡、鸭、猪瘦肉、猪骨、鱼类等,不论哪种原料,首先要求新鲜。因为鱼或畜禽在杀死后3~5小时时,各种酶使其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体易于吸收的物质,此时不但营养最丰富,味道也最好。

  烹饪汤品,还要注重炊具。采用陈年瓦罐效果最佳,它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做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

  另外,原料和水的配比、各种原料间的搭配都很重要。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食品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食物之间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

  最后还应强调放置调味用料的顺序。一是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二是汤中可以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但注重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三是忌过多地放入酱油,以免汤味变酸,颜色变。

  • 4楼网友:迟山
  • 2021-05-03 09:13
皮肤补水。
  • 5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5-03 08:33
立冬一过,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气中,该如何调整我们的饮食呢?中医养生学告诉我们,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来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促使体内阳气升发。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不同,冬季膳食应具有以下特点: 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中医认为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此外,冬季要忌食或少食黏腻、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中的阳气受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